业界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业界动态/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业界动态 > 小小咖啡豆讲述重庆新故事

小小咖啡豆讲述重庆新故事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咖啡产业服务平台。”这是重庆咖啡交易中心给自己定下的目标。2016年6月,云南后谷咖啡与重庆能源投资集团共同成立重庆咖啡交易中心,仅9个月时间,该中心目前就已累计实现现货交易52.68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咖啡现货交易平台。

  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地处内陆腹地的山城重庆,不沿边不靠海,也不产一粒咖啡豆,却想在全球咖啡行业喊出自己的声音。小小咖啡豆的背后,蕴藏了重庆深耕“一带一路”,逐步跃升“开放前沿”的大动作。

  “渝新欧”构筑内陆开放新高点

  从无到有的咖啡产业,重庆紧紧抓住了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充分借助了“渝新欧”大通道的优势和便利。


“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起始站内的工人正在作业
4月11日,“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起始站内的工人正在作业(人民网付长超摄)

  “以重庆为核心,通过“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长江黄金水道,将云南以及东南亚、南亚等亚洲主要咖啡产区和欧洲消费市场紧密连接在一起,成为咖啡物流的重要集散地,并形成对全球咖啡产业的辐射和集聚。”重庆能源投资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冯跃介绍说,“一带一路”赋予了重庆开放优势,使重庆可以充分发挥对咖啡交易中心的物流支持和经济支持作用。

  “渝新欧”运输时间短、成本低,通道全程仅需12天,比海运缩短20多天,价格为空运的1/5。从重庆到德国杜伊斯堡,“渝新欧”国际班列跨越欧亚成为新的经济大动脉。截至2017年4月11日,“渝新欧”已经开行1075班,是开行数量最多、频率最高的中欧班列。

  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渝新欧”不断在体制机制和技术上进行创新。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杨丽琼表示,为保证货物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能无缝衔接,重庆与沿线各国的铁路部门,联合组建了一家运输公司,以资本为纽带,使沿线各国的铁路部门化身股东,利益共享,责权分离,对货物进行全线负责。

  “我们研发了一种电子锁。这个电子锁既具有GPS的功能,又有报警的安全功能”,杨丽琼介绍,“只要集装箱中货物偏离轨道一定距离,它就要报警,控制塔就能收到报警。”目前,这种电子锁实现了渝新欧班列电子产品的全程安全监控。

  发展至今,随着服务品质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货物选择搭乘“渝新欧”班列进出口。“渝新欧”的货源种类也已由最初的电脑配件等IT产品扩展到整车及零配件、机械、咖啡豆、工艺品、服装、鞋帽等多个品类,实现了单一品类货源向多品类货源的转变。2016年渝新欧实现运输货值145亿元,其经济带动作用正日益增强。

  “空铁水公”打造互联互通新格局

  不断提升“渝新欧”大通道功能,这只是重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探索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重庆顺势而为,大力推动区域发展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了水陆空三个交通枢纽、三个国家一类口岸、三个保税区的“三个三合一”开放格局,正逐步由“内陆腹地”跃升为“开放前沿”。


长江黄金水道上的货船正从重庆果园港驶过
4月12日,长江黄金水道上的货船正从重庆果园港驶过(人民网付长超摄)

  “这几年,‘一带一路’使我的生意轻松多了,我的煤炭贸易成本每吨下降了6-8元。”做了10年煤炭生意的杨刚在2015年果园港刚建的时候就把大部分生意搬了过来,他看中的正是果园港所处的区位优势和服务。

  “果园港是条熟路,我的煤炭从陕西、新疆、内蒙、贵州等地运来,集中在这里转运,再分散到长江沿线10多个厂家。”如今,杨刚煤炭生意的年贸易量有100多万吨,他准备全部集中到果园港来中转。

  杨刚提到的果园港,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是全国内河最大的“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港区负责人介绍说,果园港连接“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不仅能辐射云贵川及周边地区,成为中国大西北、大西南物资南下江南、东部地区的进出集散基地;还通过与渝新欧铁路大通道的无缝连接,使欧洲、中亚地区的物资、产品经果园港“铁水联运”,发往我国东部沿海和东亚地区,与海运相比,既可大大缩短运输时间又能降低物流成本。同时,长江下游的大宗货物也可以通过果园港进入“渝新欧”铁路运输体系流向中亚、欧洲。

  近年来,通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果园港实现了“渝新欧”国际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无缝连接,贸易量不断扩大。从2014年到206年,内贸箱量从4万多TEU增长到20多万TEU,外贸货物从4.25万吨增长到近10万吨。2016年,果园港水水中转、铁水联运分别实现增长22%和90%;装卸自然吨同比增长144.7%;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33.6%。

  根据重庆对自贸区的总体部署,两江新区将申请果园港扩大开放,设立进口肉类、水果、粮食、苗木等指定口岸,建设集集装箱、汽车滚装、件散货于一体的综合开放口岸,以及完善果园港保税物流功能,形成以港口为节点,航空、铁路、公路、水路无缝连接的全程综合多式联运枢纽,贯通“渝新欧”国际铁路、长江黄金水道、东盟陆路交通的跨境物流大通道,实现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开放平台”助力跨境贸易新发展

  紧抓“一带一路”带来的政策红利,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转型、消费升级的经济新趋势,使不少企业把目光瞄准于此。


位于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内的德国生活馆
位于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内的德国生活馆(人民网付长超摄)

  德国的多功能小电器,澳洲原产的保健品,意大利格调优雅的衬衫,马来西亚的高档燕窝……在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展销着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特色商品。

  “我的工作主要是进口来自意大利的红酒、箱包、服饰等,希望能服务于重庆乃至全中国的消费者。”在意大利馆内,来自托斯卡纳的商人尼古拉认为,重庆地处“一带一路”重要位置,有很好的政策和经商环境。

  “‘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真正落实了很多政策,使得货运可以快速、安全、便捷,减少了企业资金占用的压力。”尼古拉感谢“一带一路”给他带来的机遇。

  重庆保税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中心正逐渐成为重庆抢抓“一带一路”,推进国际贸易的重要展示平台。交易中心的商品利用政策、物流、通关等各方面优势,可以降低商品的价格。

  据了解,交易中心所有商品由重庆海关和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全程监管,并经过正规渠道报关进口、商品检验,可以保障货品来源。目前展场内展示、交易的商品已达3万多种,商品来源地已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零距离”全球购。

  平行进口汽车是重庆外贸发展的另一大亮点。得益于重庆保税港区的空港、水港的地理优势,尤其是贸易功能便利化的持续打造,重庆成功吸引了多家进口汽车企业落户。在保税港交易中心的庞大汽车展馆内,世界知名进口品牌汽车集体亮相,价格也有一定幅度的优惠。

  “一带一路”带来的贸易便利化,大龙网联合创始人朱福兴有着切身感受,这两年他到丝路沿线国家出差的次数明显增加了。“我们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抓住推动跨境出口的新机遇,聚焦出口企业探寻全新海外市场,整合全球资源,使中国制造直接对接海外本土渠道。”朱福兴表示,大龙网已在沿线多国设立中国品牌样品体验中心。

  从线下的保税商品交易到线上的跨境电商,重庆以保税港区的开放功能为核心,全力构建服务贸易链条和政策体系,不断拓展开放平台功能,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红利和优惠政策助推企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重庆保税港区新引进企业560家,累计量超1500家,实现外贸进出口额732亿元,占全市比例约18%;实现保税贸易额2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如今,紧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的内陆开放新赋能,重庆乘势而上,正逐步由“内陆腹地”跃升为“开放前沿”。


标签: 咖啡豆 重庆 故事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