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台子喝咖啡孵创业 全国首个区域性众创空间联盟诞生沪上
“走,小伙伴们,一楼‘孵咖啡’去坐坐!”3月29日上午11时多,全国首个区域性众创空间联盟刚在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宣告成立。走出5楼报告厅,创业伙伴意犹未尽。这些“上海众创空间联盟”的首批成员,数十家民间创业服务组织的带头人,同去底楼的创业吧“孵咖啡”——拼台子、喝咖啡、孵创业。
“启创中国”的联合创始人胡冬就是其一,他用胳膊夹着已掀起“红盖头”的创客空间铜牌,以超快语速兴奋地对记者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总理今年提的新词“众创空间”马上就有了组织,“媒体过去给创业留的‘版面’少,现在社会关注度可是大多了”。胡冬也是一名创业人士,只不过曾经部分失败,或者说不算那么成功。于是,他把为自己挣钱的单打理想,变成了为更多同龄人挣钱的助人理想。于是,申城50多个众创空间,形成了一个个新型的小微孵化器。
胡冬正是从一场“创客马拉松”活动中赶来现场的。从刚刚过去的那个周五晚上起,长达54小时的“创客马拉松”在创智天地打响发令枪。120名民间创客从一间不算很大的会议室里“开跑”,在双休日全天加6小时周末夜的超长赛程中,喝喝咖啡、吃点点心,甚至通宵达旦,孵化出创业方案,并接受市场化选秀。
从“招财猫”POS刷卡机,到夫妻“冷战”专用调节软件,每人入场时只花几十秒钟填张表,简述创新点子,统一贴在墙上。然后,把创业计划“吆喝”出去,把创业伙伴吸引过来,至少5人才能组队,否则就必须中途退赛。结果,墙上35个点子只有15个组队成功。“我是技术员,你是设计师,他是市场人员,‘众创空间’就是‘众筹人才’。”
作为组织者,胡冬和伙伴们开辟的众创空间是公益的,接纳任何有意创业的草根。而各个众创空间合纵连横后,招来的能人多了,找来的牛人也多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胡冬发现这届“创客马拉松”不但参赛者多,投资人也多,连“体制外”的非官方孵化器也来观赛。这不,当天14时,他从徐汇赶回杨浦,因为15个团队经过熬夜拉力,模块化的创业计划书已新鲜出炉,就等着向拥有各种资源的各路豪杰“路演”呢。
如今上海滩,每个周末甚至工作日晚上,都有怀揣梦想的草根创业者去“赶集”,进入提供低成本创业第一道服务的众创空间。在愚园东路上,一家24小时便利店旁,就有一个名叫“新车间”的百余平方米车间,一张张操作台上有各种五金工具、电子元器件,很像热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场景。创办者李大维,一个在沪创业的台湾人。这位软件工程师,曾经做过多个网站,如今却迷上了硬件。他和“新车间”的常客一起,在下班后还拆拆装装各种电器产品,打造自己心目中的商品原型。
“为创客提供开源硬件平台、开放实验室、加工车间、产品设计和创意思想碰撞的空间。”——就在3月29日披露的“创业浦江”行动计划中,“新车间”等创客空间终于被列为“全城创客”行动的推广建设模式。李大维说,全世界大概有1000个以上的创客空间,活跃着100万创客,中国可不能少。
“有人把这样的众创空间,称为‘咖啡馆孵化器’。”市科技创业中心副主任严雄告诉记者,如果按以往评估孵化器的标准,它们大多因为场地面积小,甚至无固定场地而不能达标,从而无法享受政府购买服务。就在这个初春,严雄他们真邀请了一些众创空间带头人喝了一次咖啡,孵化出创建自治联盟的构想。对于联盟成员,由市科委方面出资300万元,补贴其提供的公益性服务活动。明年,补贴力度有望更大。
从“启创中国”到“新车间”,它们都成了上海众创空间联盟的几家理事。这个覆盖到边的创新创业朋友圈,喊小伙伴喝着咖啡去创业,让创业激情更实诚更靠谱,让初次创业质量持续提高。
标签: 咖啡 区域性 沪上
上一篇: 舌尖上的奢侈品:Burberry要开咖啡厅
下一篇:“车库咖啡”落子三线城市会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