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湄合作为缅甸咖啡产业注入新活力
澜湄合作 “缅甸咖啡增产项目”中期调研会在缅甸彬乌伦举行
缅甸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地区,温暖多雨,土地肥沃,非常适合种植咖啡豆,但缅甸的咖啡产业却比较落后,咖啡豆年产量约为1.2万吨。近一年多来,澜湄合作机制下的“缅甸咖啡增产项目”高效运行,给缅甸的咖啡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缅甸咖啡增产项目”是中缅两国在2017年首批签署的澜湄合作10个项目之一,由中缅澜湄合作专项基金帮助缅甸咖啡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和人员培训。该项目实施一年多来,已经让很多基层的咖啡农收益,缅甸外交部官员通楠介绍说:“这个项目已经培训了超过1万1千名咖啡农,主要是把一些育种、培育的先进技术分享给他们,然后他们就能够启动自己的作坊。咖啡在种下之后第四年开始有产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目前,缅甸拥有35000英亩(约合21万亩)的咖啡种植园,主要分布在钦邦、掸邦和曼德勒省。由于缅甸处理咖啡豆的技术比较落后,加上国内电力不足,简陋的储存方式容易导致咖啡豆发霉,这些咖啡种植园的产量并不高,每年大约生产1.2万吨咖啡豆。缅甸农业部咖啡与季节性作物处处长敏推介绍说,现在缅甸咖啡农最需要的就是技术,“我们的咖啡农在这次澜湄合作中受益良多,他们学到了最先进的农业技术,我们的工作人员也获得了更多培训的机会,利用这笔资金,我们还增置了一些选豆和研磨的机器,咖啡种植的体系也进行了升级。”
中缅两国官员、专家在咖啡种植园内讨论、交流
澜湄合作 “缅甸咖啡增产项目”中期调研会上,缅方专家介绍最新情况
在位于缅甸曼德勒省彬乌伦市的“缅甸咖啡研究中心”里,有一个“咖啡博物馆”,来自世界各地的咖啡树苗被引进到缅甸,供当地的专家和咖啡农研究、学习。正是澜湄合作机制下的“缅甸咖啡增产项目”让缅甸的咖啡产业加快了和世界接轨的脚步。缅甸农业部咖啡与季节性作物处处长敏推说:“缅甸的咖啡在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很受欢迎,我们每年会出口大约1万吨小粒咖啡,在澜湄合作咖啡增产项目实施之后,我们的出口额会大幅度提升,咖啡农的收入也会增多。”
敏推处长和咖啡打了十多年交道,他希望缅甸的咖啡豆产量在两年之内能够翻一番,因为现在缅甸的咖啡只要生产出来,国际销路不成问题,而澜湄合作的支持让他看到了目标提前实现的希望。他感慨说,澜湄合作是他见过的最高效的合作机制之一。对此,中国驻缅甸使馆一秘苏哲深有同感,他说:“澜湄合作机制成立三年多来,一共实施了260多个项目,都体现了追求实效、接地气、促进当地民生发展这样的目标,见效快,而且成效显著。这个项目通过推广实用技术,提高当地的种植、生产和加工水平,促进当地村民收入的提高,特别是“GAP”,也就是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推广,起到了快速见效的作用。”
澜湄合作“缅甸咖啡增产项目”咖啡种植园
位于彬乌伦的“缅甸咖啡研究中心”有一个“咖啡博物馆”
正如苏哲所说,澜湄合作非常注重民生,所涉及的项目大多和普通民众息息相关,正是这一点一滴的民间交往和互利共赢,让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国家和人民,逐渐汇聚成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命运共同体。缅甸外交部官员通楠已经负责澜湄合作三年多了,他自豪地说:“澜湄合作机制运行了仅有三年多时间,但是已经取得了很多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体现在高层对话层面,而且让很多普通人受益,比如在文化领域、农业领域,我们都进行了非常务实的合作。中国和缅甸本来就是亲密友好的邻邦,而澜湄合作一定能够让中缅关系更上一层楼。”(记者 高佳义)
标签: 澜湄 缅甸 咖啡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