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靠烧钱“打下江山” 它能撑到上市吗?
据IPO早知道消息,瑞幸咖啡最近开始了赴美上市的筹备工作,公司估值约30亿美元,已委任瑞信、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安排IPO事宜。
最近有媒体报道,互联网连锁咖啡品牌连咖啡已于春节前后完成一轮店面调整,将不盈利和早期不符合品牌要求的线下门店关闭,预计全国关店120多家。
这个曾与瑞幸咖啡并驾齐驱的互联网连锁咖啡品牌开始掉队了,这也引起了大众对狂奔中的瑞幸咖啡的再度关注。
2017年11月成立,2018年1月开始试营业,2019年2月就传出上市消息。
瑞幸咖啡的成长速度着实令人震惊。
亏损8个亿,“值得”?
瑞幸咖啡的市场营销很成功,这是实话。
集合了公关“碰瓷”星巴克、拉人气明星打广告、烧钱裂变补贴、疯狂开店造势等等一整套的营销,瑞幸在2018年生生地把一个咖啡新品牌做成了让业内外都惊诧莫名的大玩家。
2018年,瑞幸咖啡开店2073家,累积消费客户量1254万,售出8968万杯,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核心区实现500米范围内100%覆盖。而星巴克在中国经营了20多年,也仅仅有3521家直营店。这些无疑和瑞幸大手笔的层层营销密不可分。
在2019年战略沟通会上,瑞幸咖啡创始人钱治亚还声称,瑞幸咖啡在2019年将继续新建2500家门店,使门店总数在年底大于4500家,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
瑞幸咖啡一直在亏钱,这也是实话。
根据公开数据,2018年的前9个月,瑞幸卖出了3670万杯咖啡,累计销售收入3.75亿元,净亏损达8.57亿元。如今又过去了五个月,虽然其营业数据尚未披露,但是亏损势必是继续扩大着的。
而钱亚治亦表示,补贴仍将持续3至5年,线下扩张将继续加速。
是什么给了瑞幸咖啡持续烧钱的底气?大概是一次又一次的融资成功吧。
2018年7月,瑞幸咖啡完成了2亿美元的A轮融资,投后估值10亿美元。大钲资本、愉悦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和君联资本参与了本次融资。
2018年12月,瑞幸咖啡又完成了2亿美元的B轮融资,投后估值22亿美元。除了大钲资本、愉悦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的再度注资,中金公司也加入到投资者行列中。
此前瑞幸咖啡CMO杨飞曾公开表示,2000家直营门店、1200万付费用户值得8亿的付出。
是不是真的值得,外人无法判断。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瑞幸靠烧钱打下了江山,却无法探索出明确的盈利模式。此前的高单量在补贴停止后能否维持是一个问号,若持续补贴,则需要资本不断输血。一旦融资不顺,瑞幸的资金链将面临很大考验。
此次急于赴美上市,其原因也很有可能是资方和创始团队急于套现,如果的确如此,说明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存在着巨大的管理和发展风险。
增量空间巨大,但行业风险犹在?
在中国,咖啡并非刚需产品,可被茶饮和功能性饮料所代替。但随着越来越重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嗜咖啡如命——生活,全靠咖啡花式续命。
根据伦敦国际咖啡组织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中国的咖啡消费正以每年15%的平均速度增长,相反,全球的平均增速仅为2%。因此中国的咖啡市场的增量空间是巨大的。
而根据鲸准研究院发布的《2018咖啡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互联网咖啡品牌兴起后,国内咖啡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国内咖啡消费市场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
瑞幸、连咖啡等互联网品牌的高调发展,引起了资本对整个市场的注意,但也掩盖了这个行业存在的问题: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咖啡师培养体系混乱、管理机制不科学以及数字化程度较低等。
并且,由于瑞幸等激进玩家发起的恶性竞争,这个本该靠产品和人才培养体系取胜的行业正在慢慢被侵蚀。星巴克这一曾经的老大哥,在做外卖这件事上也不得不“入乡随俗”,被动参与价格战,频繁促销打折,推出买二送一、免配送费、满减等活动。
众多头部玩家的低头将直接对行业风向产生影响。照这个发展趋势,拼到最后,头部玩家很可能并非靠产品和精准洞悉用户需求取胜,而是靠资本博弈。
难逃的便利店咖啡夺食
对于瑞幸咖啡而言,资金问题尚未解决,另一风险也正在悄然兴起,那就是便利店咖啡的夺食。
便利店咖啡与瑞幸咖啡的操作模式、覆盖人群非常相似。在瑞幸咖啡花钱“教育”用户的过程中,便利店咖啡也因此找到了盈利点。目前多家便利店已上线现磨咖啡产品,比如7-11、全家便利店的湃客咖啡、喜士多的喜咖啡等。
这些便利店咖啡显然拥有更大的优势。便利店往往选址在写字楼附近,不仅供应咖啡,还有零食、快餐、早餐等多业态来补充,坪效较四处寻找店面、重新装修开业的瑞幸咖啡要高得多。
依托现成的店面,这些便利店能够快速完成产品融入,并能完成不错的收效。据报道,在北京,目前已有200多家7-11便利店销售现磨咖啡产品,2018年销售咖啡所带来的收入达256万元,2019年7-11在北京市计划新开60家门店;2018年11月,全家便利店的湃客咖啡已入驻全国超过2000家全家门店,上海地区连续四年实现翻倍增长,2019年的销售目标是1亿杯,较2018年翻1.5倍。
而针对瑞幸咖啡自称的三大核心竞争力:高品质、高性价比、高便利性。便利店咖啡怕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了这么多,作为重度咖啡爱好者,其实C叔还是觉得,好不好喝,对于咖啡是最重要的,虽然对瑞幸咖啡好像没那么重要。
想要发展的更远,国内连锁咖啡行业的玩家们还是需要警惕,过硬的产品和服务才是品牌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消费者的最终选择。
最近有媒体报道,互联网连锁咖啡品牌连咖啡已于春节前后完成一轮店面调整,将不盈利和早期不符合品牌要求的线下门店关闭,预计全国关店120多家。
这个曾与瑞幸咖啡并驾齐驱的互联网连锁咖啡品牌开始掉队了,这也引起了大众对狂奔中的瑞幸咖啡的再度关注。
2017年11月成立,2018年1月开始试营业,2019年2月就传出上市消息。
瑞幸咖啡的成长速度着实令人震惊。
亏损8个亿,“值得”?
瑞幸咖啡的市场营销很成功,这是实话。
集合了公关“碰瓷”星巴克、拉人气明星打广告、烧钱裂变补贴、疯狂开店造势等等一整套的营销,瑞幸在2018年生生地把一个咖啡新品牌做成了让业内外都惊诧莫名的大玩家。
2018年,瑞幸咖啡开店2073家,累积消费客户量1254万,售出8968万杯,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核心区实现500米范围内100%覆盖。而星巴克在中国经营了20多年,也仅仅有3521家直营店。这些无疑和瑞幸大手笔的层层营销密不可分。
在2019年战略沟通会上,瑞幸咖啡创始人钱治亚还声称,瑞幸咖啡在2019年将继续新建2500家门店,使门店总数在年底大于4500家,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
瑞幸咖啡一直在亏钱,这也是实话。
根据公开数据,2018年的前9个月,瑞幸卖出了3670万杯咖啡,累计销售收入3.75亿元,净亏损达8.57亿元。如今又过去了五个月,虽然其营业数据尚未披露,但是亏损势必是继续扩大着的。
而钱亚治亦表示,补贴仍将持续3至5年,线下扩张将继续加速。
是什么给了瑞幸咖啡持续烧钱的底气?大概是一次又一次的融资成功吧。
2018年7月,瑞幸咖啡完成了2亿美元的A轮融资,投后估值10亿美元。大钲资本、愉悦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和君联资本参与了本次融资。
2018年12月,瑞幸咖啡又完成了2亿美元的B轮融资,投后估值22亿美元。除了大钲资本、愉悦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的再度注资,中金公司也加入到投资者行列中。
此前瑞幸咖啡CMO杨飞曾公开表示,2000家直营门店、1200万付费用户值得8亿的付出。
是不是真的值得,外人无法判断。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瑞幸靠烧钱打下了江山,却无法探索出明确的盈利模式。此前的高单量在补贴停止后能否维持是一个问号,若持续补贴,则需要资本不断输血。一旦融资不顺,瑞幸的资金链将面临很大考验。
此次急于赴美上市,其原因也很有可能是资方和创始团队急于套现,如果的确如此,说明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存在着巨大的管理和发展风险。
增量空间巨大,但行业风险犹在?
在中国,咖啡并非刚需产品,可被茶饮和功能性饮料所代替。但随着越来越重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嗜咖啡如命——生活,全靠咖啡花式续命。
根据伦敦国际咖啡组织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中国的咖啡消费正以每年15%的平均速度增长,相反,全球的平均增速仅为2%。因此中国的咖啡市场的增量空间是巨大的。
而根据鲸准研究院发布的《2018咖啡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互联网咖啡品牌兴起后,国内咖啡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国内咖啡消费市场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
瑞幸、连咖啡等互联网品牌的高调发展,引起了资本对整个市场的注意,但也掩盖了这个行业存在的问题: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咖啡师培养体系混乱、管理机制不科学以及数字化程度较低等。
并且,由于瑞幸等激进玩家发起的恶性竞争,这个本该靠产品和人才培养体系取胜的行业正在慢慢被侵蚀。星巴克这一曾经的老大哥,在做外卖这件事上也不得不“入乡随俗”,被动参与价格战,频繁促销打折,推出买二送一、免配送费、满减等活动。
众多头部玩家的低头将直接对行业风向产生影响。照这个发展趋势,拼到最后,头部玩家很可能并非靠产品和精准洞悉用户需求取胜,而是靠资本博弈。
难逃的便利店咖啡夺食
对于瑞幸咖啡而言,资金问题尚未解决,另一风险也正在悄然兴起,那就是便利店咖啡的夺食。
便利店咖啡与瑞幸咖啡的操作模式、覆盖人群非常相似。在瑞幸咖啡花钱“教育”用户的过程中,便利店咖啡也因此找到了盈利点。目前多家便利店已上线现磨咖啡产品,比如7-11、全家便利店的湃客咖啡、喜士多的喜咖啡等。
这些便利店咖啡显然拥有更大的优势。便利店往往选址在写字楼附近,不仅供应咖啡,还有零食、快餐、早餐等多业态来补充,坪效较四处寻找店面、重新装修开业的瑞幸咖啡要高得多。
依托现成的店面,这些便利店能够快速完成产品融入,并能完成不错的收效。据报道,在北京,目前已有200多家7-11便利店销售现磨咖啡产品,2018年销售咖啡所带来的收入达256万元,2019年7-11在北京市计划新开60家门店;2018年11月,全家便利店的湃客咖啡已入驻全国超过2000家全家门店,上海地区连续四年实现翻倍增长,2019年的销售目标是1亿杯,较2018年翻1.5倍。
而针对瑞幸咖啡自称的三大核心竞争力:高品质、高性价比、高便利性。便利店咖啡怕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了这么多,作为重度咖啡爱好者,其实C叔还是觉得,好不好喝,对于咖啡是最重要的,虽然对瑞幸咖啡好像没那么重要。
想要发展的更远,国内连锁咖啡行业的玩家们还是需要警惕,过硬的产品和服务才是品牌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消费者的最终选择。
标签: 瑞幸咖啡 烧钱 上市
上一篇:从烧钱大战到止损关店,连咖啡的“瘦身”之痛
下一篇:瑞幸“上市”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