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数量越多的城市越有活力!这背后逻辑是什么?
早上十点钟是很多上班族到达公司的时间,朝阳门外大街一座写字楼里的三家连锁咖啡店内人流量截然不同:COSTa和猫屎咖啡店内的排队者寥寥,5分钟就能买到一杯外带咖啡;而隔壁的星巴克排队者众,买一杯咖啡至少需要等10到15分钟。
北京目前的星巴克门店数量居全国第二,已经达到231家,这远远低于上海539家的数量。在中国,星巴克门店数量排名前5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和广州。
21世纪经济报道最近的一篇文章发现,星巴克门店数量、居民可支配收入、游客人均消费、地区生产总值等,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商业与消费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
年初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感慨西安目前40家星巴克的现状远远不够,西安和上海星巴克门店数量悬殊的背后,是两个城市经济实力的差距。
以星巴克咖啡的门店数量衡量一个地区的商业竞争力与消费活力,这一指标被称为“星巴克算法”。
竞争品牌那么多,为什么是星巴克?
这样的消费逻辑不难理解,但为什么偏偏是星巴克在众多连锁咖啡品牌中独占鳌头?
即使是咖啡爱好者,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也难以区分出星巴克和其他咖啡的差别,跟一些手工咖啡店相比,星巴克的口味和制作工艺都不算突出。
星巴克的外带咖啡基本没有拉花这件事,要知道漂亮的花式造型正是很多人选择喝咖啡的原因啊!
但不管是韩国品牌漫咖啡,还是中国本土的猫屎咖啡,即使是在英国市场份额早就超过星巴克的Costa,都没能在中国市场连锁咖啡品牌的竞争中剿杀星巴克。
星巴克早已为中国连锁咖啡确立了标准
写字楼里的生意经其他品牌并不是没发现,但似乎都不如星巴克表现抢眼。
星巴克是上述几家连锁咖啡品牌中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相比于2006年进入中国的Costa和2011年初入中国的漫咖啡,1999年就打入中国市场的星巴克早早就为中国连锁咖啡市场确立了标准。
星巴克将咖啡制作实现标准化,这使得你在中国任何一家门店内喝到的咖啡都是一个味道,这为星巴克的连锁化迅速扩张提供了基础。
同时流程化的操作大大缩短了咖啡的制作时间,在星巴克店内,从点单到制作完成,一杯咖啡5分钟的时间足以到达顾客手里。
这大大降低了顾客等待的时间成本,也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效率。
在其他连锁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还处于摸索期的时候,星巴克已经在中国市场一家独大,为这个行业确立了标准。
效率最大化的商业模式是核心
这里的效率主要说的是单位时间效率和坪效。
在一定时间段内卖出的咖啡越多,说明门店的时间效率越高,自然盈利能力也就越强。而门店的面积越小,咖啡销售数量越多,坪效就越好。
星巴克的外带数量远远超过了远远店内消费数量,外带咖啡业务增加了星巴克的效率,这是星巴克“印钞机”哲学的核心。
此外,顾客较高的消费频次、高客单价、以及消费时间段的平滑都为星巴克了带来了惊人的销售量,这也是星巴克能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星巴克的全球分布图谱
星巴克的扩张早已遍布全球。截止2017年,星巴克在全球75个国家开设的门店总数量超过26000家。
其中美洲区域占比61.4%;欧洲、中东、非洲地区占比10.6%;中国和亚太地区共有7000余家店,占比26.5%,其中星巴克在中国120多个城市开设的门店已经超过2600家。
星巴克数量越多的城市越有活力!这背后逻辑是什么?
星巴克1999年首次进驻中国,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这一舶来饮料品牌的发展。的确,在中国市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消费国之前,星巴克在中国也经历了一段不景气的日子。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未来5年,星巴克会以每年500家新门店的速度继续扩张。这意味着,未来5年星巴克在中国大陆开设的门店数量将接近过去18年的总和。
星巴克数量排名前12的城市门店数量之和是1608家,除苏州外,这些城市都是直辖市、省会城市或副省级城市。这12城的GDP总值2016年为17.63万亿,占全国GDP的26%。
这些城市的经济产业、就业机会、教育资源等远远优于其他地区,而从直接观感上,这些城市基本囊括了中国发展最快的地区。
“星巴克算法”的逻辑是什么?
那么“星巴克算法”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呢?星巴克每天卖出的咖啡都被谁买走了呢?这种购买行为说明了什么?
写字楼的星巴克:间接反映城市资本活力
在北京、上海的很多甲级写字楼中,随处可见星巴克的门店,即使是两三百米一家的分布密度也毫不稀奇。不管是上海的陆家嘴金融中心还是北京的国贸中关村,写字楼中的餐饮店面总在频繁更换,但隐身其中的星巴克永远不缺顾客。
工作节奏较快的上班族们是星巴克青睐的目标用户人群,能外带、速度快、离公司近是这类人群的主要消费诉求,因此将咖啡店开进写字楼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星巴克门店的数量间接反映了商业中心和写字楼的数量,而商业中心和甲级写字楼的规模则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资本活力。
消费能力升级:当星巴克从轻奢成为日常
曾几何时,在星巴克点一杯咖啡坐一下午的时间,或去一趟星巴克各种拍照留念,还是一种被人们群嘲的轻奢生活方式,这样的现象是与一定社会现实相对应的。
星巴克的售价并不便宜。以最普通的拿铁为例,定价在29~35之间,对于很多人来说将星巴克作为日常饮品,仍然是一件很有负担的事情。
因此最大化利用星巴克作为“第三空间”的这一属性,拍照留念或者消磨时光才能提高这一消费行为的性价比。
当店内排队的人群络绎不绝时,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外带而不是堂食,这说明星巴克“第三空间”的属性正在被稀释,也说明在星巴克消费这件事正在变得日常化。
这一消费行为变化的背后,是一个城市中中产人群数量的增加。
虽然无法严格定义,但通常来讲,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较高,消费时更注重对品牌的好感度,他们更愿意为品牌情感溢价的部分买单。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同类竞争品牌中,星巴克更能赢得青睐。
一个城市中跻身中产的人群越庞大,那么它在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竞争力和活跃程度就越强,同样地,城市对优质消费行为的需求也就越迫切,这样的逻辑也为星巴克赢得了可观的市场。
其实如果“星巴克算法”成立,星巴克门店数量成为地区经济活力的风向标之一,那么星巴克咖啡的口感是否纯正、是否有拉花就不再重要了。
星巴克“第三空间”的概念已经逐渐被稀释,“去咖啡化”的转型趋势已经初露端倪,星巴克早已经不再满足于做一家咖啡烘焙企业了。
不断强化的品牌理念,花样翻新的营销方式,在进入中国市场的18个年头里,星巴克目睹中国人消费的转型升级,也在努力顺应和迎合这种变化。
不仅仅是在做咖啡,这才是星巴克能牢牢抓住中国中产们的秘诀。
标签: 星巴克 活力 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