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星巴克头疼的四大难题
全球头号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集团原首席执行官HowardSchultz目前已离职,接过帅印的是公司原首席运营官KevinJohnson。
作为星巴克长期以来的灵魂人物,HowardSchultz此前制定的五年计划将公司带入了全盛时期,但同时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近年来,星巴克在咖啡连锁行业遭遇了双面夹击的困境:
一面,来自唐恩都乐(Dunkin’Donuts)、麦当劳(McDonald’s)这样的快餐品牌以低价咖啡抢走了很多顾客;
另一面,精品咖啡浪潮(第三次咖啡浪潮)中涌现的Intelligentsia、BlueBottle,咖啡师们用精湛的技艺吸引了高端顾客。
星巴克如果想在这场市场多元化的竞争中处于不败境地,需要思考更多现实问题:
广受争议的杯型
当纽约第一家星巴克开业时,很多美国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拿铁(latte)”,当时的《纽约时报》曾撰文详细介绍了什么是拿铁,以及它的意大利语发音。
星巴克的出现和普及,为美国顾客带来了不一样的咖啡文化和一系列创新产品,星巴克也从中赚取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星巴克的咖啡杯型。
HowardSchultz以意式咖啡文化为灵感,引入了大杯(grade)和超大杯(venti)的概念。
美国西北大学Kellogg管理学院的战略研究副教授CraigGathwaite认为,杯型是星巴克想要实现奢侈体验的一个微缩战略——一些顾客买不起宝马汽车,但他可以喝上一杯比常规杯量要昂贵一些的“大杯”、“超大杯”星巴克咖啡,也算是一次小小的奢侈体验了。随着星巴克的不断扩张,中杯(tall)、大杯(grande)和超大杯(venti)的叫法逐渐取代了传统意义的大中小杯。
2004年,一位名叫DaveBarry的作者在《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批判星巴克杯型的文章。他在文章里指出,“星巴克把事实上的小杯量叫“中杯”,顾客就这样被愚弄,还当真跟着用“中杯”这个叫法。”原文如下:
Starbucksdecidedtocallitscupsizes“Tall”(meaning“nottall,”or“small”),“Grande”(meaning“medium”) and“Venti”(meaning,forallweknow,“weaselsnot”).Unfortunately,weconsumers,likemoronsheep,startedactuallyUSINGthesenames.Why? IfStarbucksdecidedtocallitstoilets“AquaSwooshies,”wouldwegoalongwithTHAT?
2006年,竞争对手Dunkin’Donuts制作了一个极富嘲讽意味的广告,抨击星巴克在菜单和杯型上混用意大利语和法语的做法。但这又从侧面反映,在那十年星巴克真正造就了作为软饮的咖啡饮品。拿铁成为了精英阶层的一个代名词,并不是所有普通美国人都能享用得起。
2008年,Dunkin’Donuts开始销售与星巴克类似的饮品,但售价要便宜得多,且完全保留了品牌的美国文化。
而HowardSchultz认为,融合一些意式文化的名词是星巴克体现品牌独特性的战略。
美国学者BryantSimon在他的著作《EverythingButtheCoffee》写道:“顾客相信,他们手里的星巴克大杯拿铁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和品位,即便是多花钱他们也愿意。”
星巴克的战略不同于麦当劳和Dunkin’Donuts的低价、快餐战略,而重在营造浪漫的体验氛围。但当杯型事件这样的类似问题成为普遍现象,星巴克可能面临难题。
扩张过快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星巴克在人们的印象中首先是一家咖啡烘焙店、第二重身份才是咖啡连锁店。
八十年代初,HowardSchultz加入星巴克之后,他却坚信公司能够在保证高定位的同时,实现迅速扩张。八十年代中期,因为与星巴克创始人不和(他未能说服创始人相信公司能成为全球连锁品牌),HowardSchultz一度离开公司。直到1987年,他从创始人手中收购了星巴克控股权以及17家门店,开始了自己的扩张计划。
1998年~2008年间,星巴克咖啡店的数量从1886家增长到16680家。星巴克的目标是成为顾客办公室和家两点一线之间的第三个目的地。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却遭到不少讽刺。
1996年,星巴克的门店当时只有700家。美国NPR电台节目”AllThingsConsidered”就在四月以愚人节开玩笑的方式宣布,“星巴克要打造一条贯通大陆的咖啡浆管道(transcontinentalcoffeeslurrypipeline)”。
2000年,美国讽刺新闻网站洋葱新闻(Onion)曾有过“星巴克在自家洗手间开店中店(NewStarbucksOpensInRestRoomOfExistingStarbucks)”的讽刺头条。
同年,美国知名动画连续剧《辛普森一家》的某一集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主人公Bart走进一家商场,抬头发现每家店的招牌都成了星巴克。
这些搞笑的段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星巴克的潜在问题。新任CEOKevinJohnson最近在接受美国网站BusinessInsider采访时表示,新店的增速已超出了门店可服务员工的数量(能力)范围。公司为了一味的扩张和股东回报,而放弃了常规的员工培训和针对高端市场的战略。
为了提高运营效率,门店开始采用高端自动意式浓缩咖啡机LaMarzocco,而随之而来的是咖啡品质的下滑,带上了“速食”的味道。
HowardSchultz在他的著作《Onward》当中承认,危机通常来得缓慢而不露声色,但却会潜移默化地造成连锁反应。2000年,他曾辞去了CEO的职务,仅保留公司董事会席位。
而此时,麦当劳等竞争对手嗅到了机遇的气息,推出了类似的低价拿铁等咖啡饮品。越来越多的人在反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花4美元买一杯咖啡”。星巴克作为连锁咖啡巨头开始经历衰退期,到2008年终于陷入了低谷。
同年1月,HowardSchultz重新回归,担负起重燃顾客对星巴克热情的重任。
2月,他宣布在3.5个小时内关闭美国所有7100家门店,重新培训咖啡师如何制作出高品质的意式浓缩咖啡。
7月,星巴克关闭了600家业绩不佳的门店。
在HowardSchultz的领导下,星巴克的门店开始回归品牌根基,更换了浓缩咖啡机,在翻新后采用适宜当地风格的设计,变得更有“咖啡馆的感觉”。从2008年年末至今,星巴克的股价已累计上涨超过1140%,门店数量在全球新增1万家。
事实上,从那以后的星巴克并没有再回到上世纪90年代的高端定位,品牌进入了一个吸引各个阶层消费者的时代。而定位中端市场,也恰恰成了星巴克陷入“两面夹击”的一个诱因。在随后的数年中,星巴克的股价再次陷入停滞不前的困境,门店客流增长也相继开始放缓。
上图:1992年7月,星巴克集团上市至今的股价走势
网红饮品的喜与忧
如果用一杯饮品来描述星巴克的近况,最适合的应该是星巴克每年秋季的传统季节性饮品南瓜拿铁(PumpkinSpiceLatte)。
自2003年推出以来,南瓜拿铁(下图)已累计售出2亿杯,甚至还有专门的推特账号。南瓜拿铁在美国社交网络迅速走红,2014年舆论热议达到巅峰,南瓜拿铁成了网上各种各种“xxx必备款”的代名词。
这对星巴克来说是个喜忧参半的消息:一方面,这无疑带动了南瓜拿铁的销量,公司预计这款饮品的销售额达到了10亿美元;而另一方面成为“网红”饮品后,星巴克的品牌形象离高端定位越来越远。
之后,星巴克开始寻求改变。2014年,星巴克在西雅图开办了全球首家咖啡烘焙体验旗舰店Roastery(下图),结合了咖啡制作,菜单试吃以及奇思妙想的建筑设计。这为星巴克推出高端咖啡烘焙工坊品牌Reserve奠定了基础。
KevinJohnson表示,星巴克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将避免商品化的趋势,目前公司的重要战略是提升品牌,这也是推出Roastery的原因。全球1000家Reserve门店都将采用Roastery烘焙工坊体验的模式并现场制作美食。20%的星巴克门店未来都将配备Reserve吧台,以适应调配更多样饮品的需求。
四月,星巴克在芝加哥开设了美国第三家Roastery烘焙体验店,并推出了像南瓜拿铁类似的话题饮品—独角兽星冰乐(UnicornFrappuccino)。
这款饮品因其绚丽的色彩和酸甜的口感再次走红网络。当你搅拌独角兽星冰乐时,饮品的颜色会发生奇妙的变化,立刻成为了社交图片网站Instagram上的热门饮品,顾客上传的无数照片为星巴克免费做了广告(下图)。
顾客群的多元化
除了上文提到的代表精品咖啡典范的烘焙体验店,今年四月,星巴克在总部西雅图还开了一家试点手机下单专属餐厅,顾客匆匆进店取走手机下单购买的咖啡,匆匆出门,而咖啡师则马不停蹄地制作咖啡。
一快一慢两种门店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事实上,两家店只隔了几英里远。
回顾星巴克的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家公司的品牌定位在不断发生变化,确切说是根据顾客的需求而不断发生改变(有的追求体验,有的追求方便和效率),维持这种微妙的平衡。
Roastery和Reserve门店的推出正是为了向嘲讽星巴克的人证明,公司具备的创新力相比上世纪90年代并没有丝毫未削弱。去年十月,HowardSchultz表示,Roastery为星巴克提供了重回“超高端”品牌的良机。在面对电商和手机购物的不断威胁之下,星巴克的实体门店应该注重营造氛围和体验的环境。
KevinJohnson介绍,近年来人们很少再开玩笑说“星巴克要在自家洗手间开店中店”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星巴克门店和以往已大不相同,综合了多样的经营模式:
便捷制胜的手机下单专属店
常规星巴克门店
星巴克穿梭餐厅
Roastery和Reserve这样的烘焙体验店
所有这些模式的共同点是突出客户服务,与不同类型的对手竞争(快餐连锁品牌或者是高端咖啡连锁品牌)。
但还是有人始终认为,星巴克无法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everythingtoeveryone)。有人进店只是为了喝杯咖啡,有人把咖啡当艺术品。面向大众需求的星巴克如何解决众口难调的难题?
美国播主BethanyMota录制的视频“来喝星巴克的都有什么人(TypesofPeopleatStarbucks)”近期在YouTube吸引了150万次以上的点击率。在她的视频里,来喝星巴克的人有专门奔着“隐藏菜单”而来的,有专门来拍照传社交网络的,也有一些举止粗鲁的客人。
面对如此多样化的顾客群体,星巴克未来是否又会被质疑:谁会花10美元点一杯低脂饮料?
标签: 星巴克 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