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咖啡故事/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 > 咖啡故事 > 晨读|闲话咖啡

晨读|闲话咖啡

    咖啡作为一款饮料,食之者、喜好者、把玩者总会渐多,这是生活方式多元化的必然。

咖啡

    有人说,上海有一万多家咖啡店;有人说,上海人喝咖啡的比例全国最高;有人说,上海咖啡市场年经营额超过千亿元。笔者没有权威的统计数字不敢说三道四,但环视周围,你不得不感叹,咖啡店真得超过了米店。

    中医大施教授笃悠悠地讲,咖啡饮料是舶来品,就如中国的茶叶一样是输出品,咖啡茶叶饮料的国际往来,让地球上的我们有了更多挑选,有了更多口福,有了更多乐趣。他喝咖啡的标准,是每天一杯。

    近年兴起的进博会,让很多朋友从汤水咖啡,还原到固体粉末、走近原果豆粒,品尝“咖道”,完整地接受到了咖啡文化的洗礼,让魔都近水楼台先得月,让海派文化的包容性得到进一步印证。市场化运作下的咖啡文化引导与植入,能否成为下一个市场消费需求?笔者认为,市场检验是标尺,而上海市场基数之大,咖啡应有的一席之地毋容置疑。

    一位来自湖北的小伙,拿着云南某厂的咖啡来上海寻找市场。经朋友介绍,我们约定了见面的时间。其实,上海的50后、60后、70后认识咖啡,不少人源于云南、海南的咖啡,当年插兄插姐在云南辛勤耕耘回沪探亲的土特产中,就有咖啡。我家隔壁邻居阿芬姐,我的第一杯咖啡就是她带回的云南咖啡。记得阿芬姐送来的咖啡是铁罐装,深咖啡色图案。那时也不知道咖啡种植有地势、温差等要求,只是感觉咖啡放糖才能喝。所以也有了板蓝根冲剂当咖啡喝的笑话。

    做了攻略才知,云南是我国咖啡产业大省,种植面积156万多亩,占全国的99%;咖啡厂400多家,年产量14.5万吨,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也有;原料豆及深加工产品远销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55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接近10亿元。

    见面时与小伙聊起推销云南咖啡的计划或类似的商业模式,假如你推销的云南某咖啡上架,它的卖点是什么,凭什么让消费者买单?显然小伙非厂家委派,对云南咖啡知之不多。但我设想,如果上海有取名“云南咖啡”直营或连锁店,或许冲着“国货”,冲着店堂芬馨的咖啡浓香,冲着云南咖啡文化四射的核心竞争力,会光大云南咖啡,寻觅到立足之处。可惜,那小伙子一走了之。

    有商机必有追求者。上海滩想从事咖啡经营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还真不少,跃跃欲试,有成功或失利的创业者,有雄厚资金或等资本上门的。上海建桥学院的吕同学注重创业实践,他找来吉林家乡“人参咖啡”的产品,试图以咖啡的提神与人参的安神结合,闯出一条新路。评估论证会上,“提神与安神”是悖论,是伪命题,业界大咖的意见占了上风。吕同学苦于能力,未能建个实验室,没有数据支撑的实力。但我相信,创业是创新的基石,创新是创业的灵魂,有志者事必成。

    陈院长海归的女儿,看到某品牌咖啡店星罗棋布而座无虚席,也想开爿咖啡馆。或有海外经历,或有对国际咖啡潮流把控的能力,她得知同业不同租约的规矩后偃旗而息鼓。咖啡饮用的主力军如今是谁,某医院经营超市的陈经理说,医护人员人均两杯不称奇;某园区咖啡厅的小王说,十几元的咖啡就是座位费;我常散步路过的某咖啡馆,通常难见一个顾客。

    咖啡作为一门生意,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咖啡作为城市的一道风景,总能让人驻足注目;咖啡作为一款饮料,食之者、喜好者、把玩者总会渐多,这是生活方式多元化的必然。(陈甬沪)

标签: 闲话 咖啡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