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我丢下工作,给自己放了一周的假,想要逃离与工作相关的一切。其实,我的工作不算糟,尽管它有时候确实令人沮丧。但比这些更关键的是,我每天坐在格子间里,工作十到十二个小时,以后升了职,顶多就是搬进独立办公室,工作时间变成十二到十四小时,我忍不住开始想,人生就该如此,再无其他选择了吗?”这句话写在约翰·史崔勒基的《世界尽头的咖啡馆》中。
故事里的约翰事业有成,然而他依然对生活感到迷茫,于是他开始停下来给自己时间重新思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一家咖啡馆,在菜单背后,点单者需要在等餐时思考三个问题:“你为什么来这里?”“你害怕死亡吗?”“你满足吗?”这三个问题看似没有关联,但却串联在我们的每一天中。
网络配图
我们生活在有史以来信息量最大的时代,但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自我存在的意义,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中作出的大部分决定都是在回应他人的期待,如果人们一旦知道了他们为什么来,为什么存在,找到了活着的目标,就不会因为其他人或事失去对自己命运的掌控,才可能积极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事实上,对于人应该如何度过一生,历史上或生活中会给你无数个答案,这本书的意义也不在于给读者一个做自己的生命范式,它更像悬在犹豫不决者头上的一把剑,在必要时推你一把,让你感觉到“我与别人”“我与自己”之间的拉扯。你不必认同作者的观点,但重要的是,你要参与生命其中——在每个塑造自己的瞬间,你的选择不必遵从某种范式,而是能真正点亮自己的生命。(作者:张芝萌)
故事里的约翰事业有成,然而他依然对生活感到迷茫,于是他开始停下来给自己时间重新思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一家咖啡馆,在菜单背后,点单者需要在等餐时思考三个问题:“你为什么来这里?”“你害怕死亡吗?”“你满足吗?”这三个问题看似没有关联,但却串联在我们的每一天中。
网络配图
我们生活在有史以来信息量最大的时代,但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自我存在的意义,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中作出的大部分决定都是在回应他人的期待,如果人们一旦知道了他们为什么来,为什么存在,找到了活着的目标,就不会因为其他人或事失去对自己命运的掌控,才可能积极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事实上,对于人应该如何度过一生,历史上或生活中会给你无数个答案,这本书的意义也不在于给读者一个做自己的生命范式,它更像悬在犹豫不决者头上的一把剑,在必要时推你一把,让你感觉到“我与别人”“我与自己”之间的拉扯。你不必认同作者的观点,但重要的是,你要参与生命其中——在每个塑造自己的瞬间,你的选择不必遵从某种范式,而是能真正点亮自己的生命。(作者:张芝萌)
标签: 世界尽头 咖啡馆
上一篇:36岁的我,放弃3万月薪,做了咖啡店员
下一篇:喝咖啡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