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多角报道/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多角报道 > 速溶咖啡含大量添加剂 “提神”或只是心理作用

速溶咖啡含大量添加剂 “提神”或只是心理作用

  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中银)的小鱼亲测平台继食用油、BB霜检测发布后,进军咖啡领域,以港人发明,全球独家“转基因鲭鱂鱼”及“斑马鱼”胚胎毒性测试技术为市面速溶咖啡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30个样本当中,13个样本显示为绿鱼(代表质量卓越)、7个样本为黄鱼(代表基本合格),10个样本为红鱼(代表有待改善)。就整体安全而言,东南亚生产的速溶咖啡品牌比欧美差;当中,泡沫咖啡(Cappuccino)的整体安全性最低,过半数样本未能通过安全测试。另外,结果显示,速溶咖啡的毒性水平比连锁咖啡高达1.8倍。然而,部分测试样本中的咖啡含量只占总成分5-9%,并不是致毒源头,推断其毒性主要来自其余九成的饮品添加剂,包括稳定剂、乳化剂、防凝结剂、调味剂等,建议消费者在选购速溶咖啡时放眼绿鱼安全产品。

  速溶咖啡含多种化学添加成分 水中银透过崭新生物测试技术助检测

  近年,咖啡热潮风靡全球,不单成为了饮食文化的新指标,更被喻为身分的象征。然而,连锁咖啡的售价始终较速溶咖啡昂贵,而速溶咖啡的口味不断推陈出新,冲调方便,不少咖啡族也爱当“咖啡调配师”,在办公室或家中自行冲调。可是,在选择速溶咖啡产品时,市民或忽略了速溶咖啡蕴含的一系列添加成分,摄取过量有机会构成健康风险。有见及此,水中银于2017年5月,从超级市场及网上平台(京东、天猫)采购了11个品牌,共30个畅销速溶咖啡样本作鱼胚胎毒性检测,当中包含了知名品牌如星巴克(Starbucks)、雀巢(Nestle)、益昌(AIK Cheong)、麦斯威尔(Maxwell)等。


速溶咖啡

  水中银首席执行官杜伟梁先生指出:“即食文化于市场大热,切合都市人急速的生活节奏。然而,即食要保持质量,仿效‘原装’口味,须于配方加入不同食品添加剂来丰富口感,提升色、香、味。为此,水中银以全球首创的鱼胚胎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为速溶咖啡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把产品安全属性分为三类:绿鱼—黄鱼—红鱼,发布于辖下网上消费品安全信息平台 —‘小鱼亲测’,让消费者易于识别在零售店购买的产品其安全属性。”

  有别于传统化学测试,生物测试可于48小时内筛选超过1,000种有毒化学物及化学物混合后的“鸡尾酒”效应,覆盖不在恒常检测范围内的指标。当中,用作速溶咖啡急性毒物测试的斑马鱼和人类致病相关基因拥有高达84%的相似度,对斑马鱼胚胎有毒的物质,对人类也极有可能有害。

  “小鱼亲测”参考国际食品法典、欧盟、美国、中国及日本等多个国家与国际

  安全标准,通过同类产品的横向比较制定其安全准则:

  绿鱼代表“品质卓越”,产品于急性、慢性毒检测及禁用成分筛查中表现理想,

  消费者可以安心选购;

  黄鱼代表“基本合格”,产品于急性、慢性毒检测及禁用成分筛查中基本合格,

  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红鱼代表“有待改善”,产品于急性、慢性毒检测及禁用成分筛查中存在一项或

  多项未达标准,建议消费者选购时要特别谨慎。

  三成速溶咖啡样本未能通过生物毒性检测东南亚生产地不及欧美

  “小鱼亲测”检测结果显示,在30个速溶咖啡样本当中,13个样本显示为绿鱼(代表质量卓越)、7个样本为黄鱼(代表基本合格),10个样本为红鱼(代表有待改善)。

  价格而言,于采购的30个样本当中,平均价格为4港元/包。价格最低为

  1港元/包,最高为11.4港元/包,相差11倍。

  价格在2.7港元/包以下的样本,绿鱼占4个(45%),黄鱼占2个(22%),红鱼占3个(33%);

  价格范围在2.7港元/包至3.8港元/包的样本,绿鱼占5个(56%),黄鱼占1个(11%),红鱼占3个(33%);

  价格在3.8港元/包以上的样本,绿、黄、红鱼比例平均,分别占4个(33.3%)。

  总括而言,高价格的样本好坏参半,并不存在“越贵越安全”的必然定律;反之,价格

  中等的样本,在是次检测中表现较优胜。

  品牌生产地而言,东南亚(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与欧美(英国、德国等)相比下表现较差;东南亚的表现:绿鱼占3个(30%),黄鱼占4个(40%),红鱼占3个(30%);欧美的表现:绿鱼占4个(67%),黄鱼占2个(33%),红鱼0个(0%);东亚(中国、日本、韩国等)生产的表现好坏参半,绿鱼占6个(43%),黄鱼占1个(7%),红鱼占7个(50%)。

  速溶咖啡毒性比连锁咖啡高 食品添加剂为毒性源头

  杜伟梁先生表示:“我们把速溶咖啡得出的测试结果跟咖啡数据库作比较,发现在急性毒物测试中,速溶咖啡比连锁咖啡的毒性高达1.8倍,当中无疑是一些成分产生了毒性反应。根据欧洲、美国及本地的食品标签法规,各种配料、成分须按其用于食物包装时所占的重量或体积,由大至小依次表列。以速溶咖啡样本的成分标签作解说,近九成测试样本均以食品添加剂为首,包括最常见的奶精(植脂末)、砂糖、乳化剂、稳定剂;速溶咖啡粉往往排列在较后,甚至最后。部分样本标签更明确标示,速溶咖啡粉只占总成分不足一成(5-9%),其余九成均为食品添加剂。”

  “另外,结果亦发现,泡沫咖啡(Cappuccino)的整体安全性最低,红鱼占4个(57%),其次为白咖啡(White Coffee),红鱼占2个(40%)。透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泡沫咖啡(Cappuccino)的平均添加剂成分达15种,是速溶咖啡种类之冠,其次为白咖啡,平均达11种,与“小鱼亲测”结果不谋而合。以此推论,食品添加剂的数目越多,通过“小鱼亲测”的速溶咖啡样本相对下降。”

  杜伟梁先生指出,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工业而言十分重要,不单有助改善食品的稳定性、增加色、香、味,同时延长保质期。然而,某些化学成分却有机会导致潜在健康风险。于速溶咖啡的成分标签上,植脂末往往排行榜首,其主要成分包括氢化植物油、葡萄糖浆和酪蛋白。能增强咖啡的速溶性,注入水中能形成均匀的奶液状,但实际上未必含牛奶。植脂末多半含有氢化脂肪及反式脂肪,过量摄入,可增加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近年亦有科学研究证实,反式脂肪跟罹患阿兹海默症、不孕、乳癌、前列腺癌等有关。

  另外,速溶咖啡中的营养成分也值得关注,尤其脂肪、热量及糖摄取量。糖分属速溶咖啡主要成分之一,按照营养标签所示,个别测试样本的糖含量达19克/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日糖摄取上限为50克,即大概10茶匙糖,若以三餐计算,糖摄取量很有可能超标。另外,于14个有明确标示糖分的检测样本中,糖含量介乎0.6克/包到19克/包。根据产品包装上的冲调指引,发现8个样本的糖分含量超过食物安全中心的指引,即每100毫升的饮品,糖分不应高于5克;然而,超标样本的糖分为6克到10克不等。《Nature》科学杂志于2012年发表的《砂糖的毒性真相》中表明,糖会令人上瘾,过量摄入会造成痴肥、糖尿病、心脏病和肝病等疾病。

  杜伟梁先生提醒消费者:“消费者选购速溶咖啡时,可多留意包装上的营养及成分标签,尽量拣选较少糖分及成分标示的产品。同时,市民可登上小鱼亲测,检示通过急性毒、慢性毒检测及禁用成分筛查的‘绿鱼’品牌,作更安心的购买选择。”


左起:水中银首席执行官杜伟梁先生、首席技术官陈雪平小姐、首席商务官陈子翔先生
左起:水中银首席执行官杜伟梁先生、首席技术官陈雪平小姐、首席商务官陈子翔先生

标签: 添加剂 速溶 咖啡 提神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