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多角报道/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多角报道 > 后谷的苦酽香浓之旅

后谷的苦酽香浓之旅

后谷的苦酽香浓之旅

  初夏的午后,震庄宾馆内的后谷咖啡体验馆被包裹在一片葱茏绿意中,清幽静谧。空气中的浓郁咖啡香和花木绿地间的果木清香混合在一起,溢出一股浓浓的“云南味儿”。工作人员不无自豪地说:“这是后谷咖啡特有的味儿,醇厚绵长,哪怕在舌头打个转,都会浓到心底。”

  这是后谷咖啡的“蓝厅效应”。自从在外交部蓝厅被外交部长王毅由衷赞赏过后,后谷咖啡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销量增加了三成。而在这旋风般的走红中,“后谷人”则显得很淡定,后谷咖啡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相人坦言:“后谷咖啡的成长故事,就是云南咖啡产业的发展故事。”

  缘起6亩咖啡树和一个人的梦想

  “我要转型,我不能守着遮放坝子的咖啡树过穷日子,更不能把我最看好的产业让给别人来做。”从1994年年底开始,熊相人又开始走“回头路”——回去种咖啡。

  德宏栽种咖啡的历史很悠久,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就有零星咖啡树在遮放坝子栽种。新中国成立后,屯垦戍边的建设兵团成了大规模栽种咖啡树的主力。1979年,建设兵团改为农场,满山满坝的咖啡树成了农场的财富。

  1984年,农场子弟熊相人18岁,刚刚高中毕业。这一年,在遮放农场工作的父亲,将自己名下的12亩咖啡分了6亩给儿子,让熊相人成为了月挣60多元工资的农场职工。从小就在咖啡林中长大的熊相人觉得人生的春天到了,他为自己设定了许多美好的目标。可现实是有棱有角的,日复一日的出工、收工、日晒、雨淋,让这个18岁的青年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今后的路。是继续留在这里老老实实种树、卖豆,还是另辟蹊径。答案是后者,而这个答案,由此拉开了后谷咖啡的成长大幕。

  “你那时能想到,自己就这样做了一辈子的咖啡?”

  “完全没有这种想法。那时只是觉得有工作了,能挣钱了。可是种咖啡实在太累!那时我除了种咖啡,还卖冰棒、茶叶,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可以赚100多块钱。可总觉得都是小打小闹,就想找点能赚大钱的事来做。一天下午收完工,我坐在林子前的地上眺望远方。看着夕阳我下定决心:退地,做咖啡贸易!”30多年后再忆此事,熊相人还是觉得一切均是“顺势而为”。

  这个在暮色四合中做的决定,正是后谷咖啡品牌缔造的黎明。

  1984年到1994年,正好是各类贸易快速发展的10年,熊相人在咖啡贸易大海中遨游显得肆意畅快。因为有种咖啡的经验,又有农场中那么多的“老关系”,“脑袋好使”的他很快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好景不长,越来越多咖啡贸易商的出现让这个本就不大的市场日渐疲软。1994年以后,随着信息和流通的通畅,作为中间环节的贸易商生意越来越难做,并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

  “虽然我做贸易10多年,但还是觉得没法做成业内的龙头。尤其是到了后几年,市场越来越惨淡,完全没有信心再做下去了。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问自己:还做不做?要怎么做?”熊相人将眼光投向了实业,“我要转型,我不能守着遮放坝子的咖啡树过穷日子,更不能把我最看好的产业让给别人来做。”</P><P>从1994年底开始,熊相人又开始走“回头路”——回去种咖啡。和以前那个把6亩咖啡地作为生存之本的年轻人不一样,当时已经28岁的熊相人开始在遮放农场大面积租种咖啡地,并为他未来的实业之路开始谋划和打地基。</P><P>逐梦从实业梦想中诞生的本土品牌

  最艰难时,公司每月只能给技术人员发200元的生活费,钱虽少但却没有人选择离开。那段时间,熊相人天天往相关部门跑,说咖啡的发展、谈产业的前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

  距芒市30多公里的遮放农场如今已不复往日热闹,然而矗立在那儿已褪色的一排铁皮房,却是后谷人满满的记忆和浓浓的乡愁。

  1994年,是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的创建元年。那时她的名字叫“宏天”,数百人的公司在当时已经算是大规模了。开幕曲很宏大,但节目并没有预想的那么精彩。

  1998年,公司已拥有4000亩咖啡,咖啡初加工生产线刚刚投产,正处于咖啡交易的黄金时期。可市场波云诡谲,进入2000年,因金融危机带来的不良反应开始持续显现。

  “1996年,咖啡豆的市场价每吨4.2万。可到了2000年,暴跌到每吨6800元,且逐年持续走低。当时的宏天也陷入困境:没有钱,400多个种植工人和100多个加工工人发不出工资;咖啡豆挂果了、采摘了、加工了,可销价远远低于成本价。当时的团队技术人员不多,但坚信云咖大有可为的不在少数。最艰难时,公司每月只能给技术人员发200元的生活费,钱虽少但却没有人选择离开。”回忆当时的情景,熊相人的言语中充满着骄傲。

  那段时间,同期注册的五六十家公司基本都消失或转型了,惨淡经营的宏天让旁观者很不解。有朋友劝道:“放弃吧,转行!你这么能干,做别的不会差。”可这个自小便把咖啡当作人生梦想的人,怎么会轻易放弃做了10多年的事业!那段时间,熊相人仿佛又回到了10多年前,常站在农场里眺望夕阳下的远方,想未来该怎么办。这样的思考并没有持续太久,熊相人很快用他的行动回答了人们的担忧。

  继续干,而且要把咖啡事业做大,要把后谷做强,要做成行业的龙头云南的标杆。没钱?把做橡胶初加工挣的钱补贴到咖啡上。想发展?找相关部门找银行。那段时间,他天天往相关部门跑,说咖啡的发展、谈产业的前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从2000年到2004年,熊相人带领遮放镇的咖农一起,将一片土地变成了咖啡的海洋。挂果时,1万亩红彤彤的咖啡豆,将这绿油油的坝子点缀得流光溢彩。

  正是在这现实之痛与理想之美交织的十年中,“后谷”诞生了。2002年,熊相人注册了“后谷”商标,这个融通中国传统文化的商标包含着远大的产业理想和切实的市场目标:做最好的云南咖啡,做高端市场;把最好、最纯的咖啡推到市场。从最初后谷的技术人员用炒油菜的大铁锅炒制咖啡豆,到送海南进行深加工,再到自己建厂,几年时间内,“后谷”开始了大步跨越:2005年,后谷咖啡厂建成;2007年,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2009年,公司投资20亿元,现已建成33000吨速溶咖啡生产线,是全球最大的速溶咖啡单体生产企业。作为集咖啡、加工、销售及进出口业务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后谷已成为国内咖啡行业唯一覆盖全产业链的专业性企业;2012年,“后谷”品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6年,成为云南唯一入围国家工信部公布的“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速溶咖啡智能制造)企业”,同年被认定为全国20家、全省唯一一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领军企业”……

  这行云流水的发展历程让人惊叹——后谷咖啡在结束了云南30年卖原料历史的同时,带着6万多父老乡亲一起走上了致富路。

  良好的开端,为“后谷”迈向第四个十年:全面实施“品牌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5月,“后谷”又推出一则重磅消息:从当年起,凡后谷咖啡的基地,鲜果收购价每吨不低于3500元。“咖农权益得到最大的保障,咖啡产业的发展才有稳固的根基。”对于亲自种过咖啡的熊相人来说,这是“后谷”始终应坚持之义。

  “后谷”还在上演精彩故事,见到熊相人时,他刚从芒市来到昆明,就推进昆明经开区的中国昆明国际咖啡产业园做前期工作。而在遮放,一个占地30亩的咖啡博物馆即将动工。公司定下的2018年年销售收入目标是:突破百亿元大关。对后谷咖啡来说,一段全新的芳香之旅正缓缓启程。

  手记

  一群永不言败的追梦人

  我们和后谷初次相遇于2007年的9月。在芒市遮放镇后谷基地那一片壮观的咖啡地里,熊相人的两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这是全中国最好的咖啡豆,后谷会成为全中国最有名的品牌。”

  10年后,后谷咖啡果然如期走红。但这和预言无关,看看后谷的发展史,会发现今天的成功其实在情理之中。植根于云南这片沃土,100多年的栽培历史,最适宜的纬度和日照以及昼夜温差早就让云南小粒咖啡声名远扬;它拥有具备良好基础的咖啡种植基地,德宏、临沧近30万亩的咖啡为其走向大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它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从资金到政策的倾斜,让后谷小步快跑扎实稳健。更为重要的是,“后谷”有一群永不言败的追梦人,因为对云南咖啡的热爱,在过去的3个十年中,他们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勇敢应对市场寒流,不懈追求中国第一,最终收获成功。

  “最困难的时候,只有靠熬靠干,苦干实干一定会有好结果”,“把企业做强做大,就是为了让咖农受益,这是后谷的责任所在……”正是怀着这样的精神、责任和情怀,土生土长的“后谷”才能把云南的小粒咖啡推到全中国全世界,才能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亲历

  在北京的那一刻

  我内心无比激动

  讲述人

  后谷咖啡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相人

  时间已经过去3个多月了,但2月20日发生在外交部蓝厅的那一幕仍清晰如昨,王毅部长的赞誉之声也言犹在耳。

  今年年初,后谷公司接到了去蓝厅参加全球推介活动的邀请。想到后谷咖啡将作为云南咖啡行业乃至中国咖啡行业的代表在全球14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及工商界代表、中外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面前亮相,我倍感荣幸。为了完美展示云南咖啡的良好形象,我不敢有丝毫懈怠,迅速召集公司相关人员商量相关方案,为进京参展做好准备。

  2月20日,是我一生都难以忘记的时刻。那天,我早早赶到了蓝厅。为了让世界各地的来宾品尝到正宗的云南小粒咖啡,后谷特别准备了特高海拔、鲜果、铁皮卡和香猫几款最有代表性的高品质咖啡产品。让我开心的是,活动还未开始,已经有各国来宾循着咖啡的香气来到我们的展台前。一名外国记者在品尝了我们的鲜果咖啡后,竖起大拇指对我说:“verygood!”

  没想到,更大的惊喜在后面。外交部部长王毅上台致辞时,一句:“我刚刚喝的咖啡品牌叫后谷,这个咖啡我不是夸张,是我走遍全球,喝过全球各个国家咖啡当中最好的。”让全场掌声雷动。这实在太出乎我的意料了!进入会场前,我还特别交代公司工作人员,如果部长到展台前,一定要把我们最好的香猫咖啡给部长品尝。后来才知道,部长来得突然,他只喝到了平常的特高海拔咖啡豆磨出的咖啡。

  那一刻,我内心无比激动,没想到王毅部长对我们后谷咖啡有这么高的评价。云南有世界上最好的咖啡,而后谷的“幸运”在于借助蓝厅推介这一东风,展示出了她不同于其他产品的特与优。

  当然,打铁还靠自身硬。部长的点赞固然让我们名气大增,但要走得更远,飞得更高,还需要后谷做更多的工作。

  链接

  33年“蝶变”

  创业

  1984年熊相人从6亩咖啡地开始创业,创办德宏州宏天实业集团

  2007年后谷咖啡有限公司成立

  中国最大速溶咖啡生产线

  2008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0吨速溶咖啡生产线投产,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速溶咖啡生产线;同年6月,后谷咖啡宣布削减向雀巢咖啡供应咖啡原料,打造自己的品牌

  2010年10000吨速溶咖啡生产线投产,云南咖啡进入工业精深加工时代

  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3年后谷咖啡成为中国本土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咖啡品牌

  2015年20000吨速溶咖啡生产线投产,公司速溶咖啡年产能力提升到33000吨,成为拥有全国最大速溶咖啡生产线的咖啡企业;同年,公司成功开通直达欧洲的“滇新欧”“渝新欧”后谷咖啡货运专列。

  进入中国智能制造

  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2016年后谷咖啡作为云南唯一一家企业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16年中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标签: 后谷 咖啡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