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多角报道/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多角报道 > 卖咖啡办沙龙,这还是儿时记忆中的“书店”吗?

卖咖啡办沙龙,这还是儿时记忆中的“书店”吗?

言几又中关村书店内读者选书
言几又中关村书店内读者选书。

  23日是世界读书日,有多少人还记得昔日书店的模样?在很多80后甚至90后的回忆里,书店有着老式的双开门,店里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书架上,码放着文史哲各类专着,翻开来还散发着淡淡的书香,间或有几个读者,还有微笑的店员,耐心回答着顾客的问题。

  但渐渐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除了一些传统的图书大厦可能还基本保留着上述模式外,很多书店的模样已悄然发生改变:书架“靠墙站”,空出来的区域开辟为餐饮区或者叫做“吧区”,书香之外,还弥漫着咖啡、简餐的香气,笔筒、手账、购物袋等一批批花式文创产品也琳琅满目地摆在读者面前。

  各种文化、艺术讲座如火如荼的开办起来。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一大批书店都开始承接一些沙龙活动,旧时人们逛书店买书,渐渐变成了现在的喝咖啡看书,在购书的同时,或许还会顺手买走两样顺眼的文创衍生品。


涵芬楼的文创产品1
  涵芬楼的文创产品。

  这是一个顺应时势之举,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不得不做的改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实体书店尤其是独立书店关张、迁址的消息接二连三传出,每一次都能引发爱书人一阵感叹,但这样的感叹,似乎没能挡住书业寒冬的降临。高昂的租金、日益上涨的人工成本逼退了一批经营者,也逼得还在坚守的人纷纷谋求生存下去的路径。上述卖咖啡、简餐与文创产品,举办沙龙活动,就是被业内人士称之为书店们的“复合型经营”尝试。

  即便商务印书馆的涵芬楼,也小心翼翼迈出了步子。早先,涵芬楼二层码放的是艺术类的书籍。2014年,这里开辟成艺术馆,供艺术家们展示作品、陈设衍生品。最近一段时间,二楼又大体分成了两块区域——一上楼的左手边的区域被一位画家暂时租下来,成了工作室﹔右手边仍然主要作为展示区域,时不时也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


涵芬楼的文创产品
  涵芬楼的文创产品。

  文化衍生品的售卖无疑是书店的一个盈利点。比如,涵芬楼里摆放的一个真皮水桶包售价799元,除去折扣,仍然会有比较好的利润,而工作人员扳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一本书定价是50块钱,刨去人工成本、纸张费用、图书编辑的费用,“一般来说,能挣十块钱都不到。得卖多少书才能把那个利润挣出来?”

  根据工作人员介绍,一般来说,涵芬楼门市折扣不低于八五折,在世界读书日这天,可能最低最低能降到七五折,但去年,有电商平台的图书折扣低至四折,“它们有着天然优势,用不着门市场租,也用不着那么多工作人员。读者老抱怨售价还是比电商高好多,但我们已经几乎不挣钱了”。

  “隻靠卖书,实体书店没法生存。”涵芬楼工作人员无奈地叹气,“现在还是有了国家的一些扶持政策,倡导人们走进书店,情况还算有所好转”。

八月长安的粉丝排长队购书
  八月长安的粉丝排长队购书。

  包括明星、作家签售在内的沙龙对书店销售额也有很明显的带动作用。4月15日下午,拥有大批年轻粉丝的畅销书作家八月长安在北京言几又书店为新书《时间的女儿》举办了一次见面会,狂热的粉丝从上午十一点就开始排队。

  而就在那一天,《时间的女儿》在言几又(中关村店)卖出了674本,销量排名第一﹔排第二的《暗恋:橘生淮南》卖出174本。当天,八月长安作品的销量佔言几又(中关村店)全天图书销量的88.8%。该店店员说,这个数据,也实力碾压了该门店本周周一到周五所有图书的销量,“佔整周的66.7%”。

  在店员看来,这个现象并不稀奇,“我们靠得就是办活动来带动人气,作家、明星的粉丝本身就会买很多书。另外,来店里参加沙龙的人多了,逛一逛,也会带动书店里其他产品的销量。一般80%的活动都会刺激当天的业绩增长”。


粉丝排长队购书
  粉丝排长队购书。

  这个“其他产品”就包括咖啡、简餐、图书以及文创产品。所以,对言几又以及很多尝试复合型经营的书店来说,收入大致分成了三大块,即产品、图书和吧区。三者紧密咬合,俨然成为实体书店生存的一个重要途径。

  书店们的改变很受年轻人的欢迎。记者在不同时段走访北京的字里行间、言几又、单向空间等几家特色书店,发现来逛的人群中以年轻人居多,坐在专门的吧区喝着咖啡看书,也许还聊着天儿﹔还有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假如恰好有文化活动,就会凑过去听几句。

  已工作两年的刘峥说,小时候常去新华书店,主要目标是教辅跟漫画书,现在更喜欢上述新型书店,“不喜欢逛图书大厦。书的数量很多,质量参差不齐。特色书店书虽然少,但是品质有保证。”


北京万圣书园店内
  北京万圣书园店内。

  “我也爱逛三联书店,周五晚上十点以后去,逛一两个小时。再去上面的咖啡馆喝点东西看看书。”刘峥解释道。

  “我比较爱买电子书。等人的时候常常会选择一家书店进去逛逛,不会买里头放着的产品。”二十多岁的王华(化名)说,自己其实不太介意书店特色不特色,本身只是对书感兴趣。

  30岁的张立(化名)很喜欢现在的特色书店,但极少会专程前来,“这儿有座位、有饮料,相对来说也安静,还能找几本书翻着看看,方便。赶上办活动能长点儿知识,老式的书店、图书大厦这些比较少。”

  既然反响还不错,那么,这样的特色书店未来会“遍地开花”吗?当然,有业内人士强调,互联网压力之下,书业急于转型,但不能啥新奇就卖啥,“始终得以图书为本”。

  或许,现在有咖啡有沙龙的书店们,已颇有一点体验式书店的模样,但究竟是不是最好的发展模式,大概隻有时间才能够给出最终答案。


标签: 沙龙 记忆 咖啡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