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品咖啡在不同时代的含义
不时有客人,在我们的意式咖啡外卖店询问有没有单品咖啡。这时,我们都会告知,店里三台磨豆机装的均为单一产区的豆子,可以做成美式咖啡出品。多数时候,他们会似懂非懂,或者略有勉强地接受我们的“推销”。
单品咖啡一词,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
旧时代,单品咖啡是黑咖啡的代名词。
黑咖啡,BlackCoffee,只是咖啡,不添加牛奶、糖、糖浆一类。广东话的“斋啡”,上海贵妇人口中的“清咖”,都作此解。
也许因为旧时代的咖啡,不加点糖奶,终究难以下咽。以致后来单品咖啡的定义又作了一些延伸,出品的时候依然是一杯黑咖啡,但会配上糖奶,让客人自己添加。
当时,比较普遍的是法兰绒过滤,咖啡只是咖啡,难以考究它产自哪里,姓谁名谁,质量好坏,反正只是一杯苦咖啡。
随着发展到一定阶段,简称“中时代”,单品咖啡,强调“品”,不一定“单”。
这个时代的餐牌上,美式咖啡被归属到意式咖啡一类,单品咖啡则“另起炉灶”,单独成类,同时,美式咖啡定价比单品咖啡要低。
哥伦比亚、巴西、曼特宁、曼巴、蓝山(蓝山风味)和虹吸壶是这个时代的标志产物。
有人说,当时行业内的共识是,意式咖啡都用拼配豆,用拼配豆做的咖啡,当然不能称之为“单品”。然而,当时的“曼巴”“哥巴”甚至“哥曼巴”这样的拼配豆流行甚广,也被归到单品一类。所以,上述原因怕是不能成立。
莫非是觉得意式咖啡具有鲜明的快餐气质,无法与“品味性”联系在一起,因此无论是价格还是分类,都要和手工慢作区别开?
写到这里,笔者有个大胆的猜测,意式咖啡拼配豆往往会加入罗布斯塔豆,故而从潜意识上,从业者会将其与单品咖啡区分开,毕竟,用于制作单品咖啡的须是具有优越感的阿拉比卡豆。
到了新时代,单品咖啡更加清晰、精确。
比如侧重产地风味。从大产区精确至庄园,现在的“单品”,至少要来自单一庄园或合作社。在各种生豆比赛和政策鼓励下,咖啡农不遗余力,将种植和处理玩得像一组组独立实验。
有些大庄园被划分成许多块标地,从而又衍生出单一标地,甚至微量批次等等。
如此一来,各种“单品”之间倒有点“赤膊相拼”的意思了。强调“单”的意义,“品”就更有针对性。地质、年份气候、品种、种植方式、处理方式,都可以拿出来对比探讨。
此时,单品咖啡,英文叫做“SingleOrigin”(意译:单一源头)就更加有血有肉了。
标签: 单品 咖啡 时代 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