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两晚的日本本土咖啡馆巡礼
远离东京,踏上一场三天两晚的寻美之旅。这里有日本本土咖啡文化真正的魅力。
说到日本的咖啡文化,占据我们视线的大多是东京那些人人追捧的大牌连锁,Blue Bottle、Flglen、KITSYNE……它们身上流淌的外来血统固然洋气,却很难代替在街角咖啡店里小坐的温馨。日本本土的咖啡文化由来已久,但在大都会里却常被吞没,它们更多地藏匿在一些相对“非主流”的文艺小城。跟浅子远离东京,踏上一场三天两晚的寻美之旅。这里有日本本土咖啡文化真正的魅力。
大阪一直走在关西地区里赶时髦的前端。从伊势丹机场驱车20分钟,就到了「TAKAMURA WINE &COFFEE ROASTERS」。光看店名就能看出来和海报就能看出来,这里信奉的是如果一种逼格不够,那就两种。
把咖啡和红酒聚集到了同一个屋檐下的「TAKAMURA」虽然2013年才开业,但已经是关西地区屈指可数的进口红酒零售店了。光看店里这些饱满的红酒架,就让某些人心潮澎湃了呗。
不过光看主体的吧台区域,最抢眼的还是那台硕大的咖啡豆煎焙机。
为了让咖啡获得不输红酒的香醇和新鲜度。「TAKAMURA」里所有咖啡豆都有自己的独家煎焙方法,以激发豆子最原始的口感。这家店的咖啡豆也是全日本咖啡迷们必败的大阪手信之一。
大阪府大阪市西区江戸堀2-2-18
离开大阪已经是晚上,第二天我们坐了趟JR来到了京都站。京都咖啡文化圈的繁荣度已经是人尽皆知了吧。虽然近几年摩登的新咖啡馆遍地开花,京都人却仍没有忘记昭和式的喫茶店记忆。如果你早晨来这里,很少能看到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他们大都坐在喫茶店里,一手端着报纸、一手扒着碗里的早餐,吃完再慢吞吞去上班。这样令人羡慕的慢节奏喫茶文化,深深根植在京都人的日常里。
注:「喫茶店」是欧美的「Café」、「Coffee Shop」等概念传来日本前最传统的日式咖啡馆式样,多供应咖啡和日式洋食。现在日本街头的喫茶店多历史悠久,几十年不会更换陈设和菜单,保留着浓浓的昭和气息。
今天我们要去拜访的「高木咖啡」,就是京都最有代表性的喫茶店之一。高级酒店的早餐固然不错,但京都人最常去的还是这些藏在商店街里的老喫茶店。京都暖就暖在这种下町的人情味。
「高木咖啡」的常客大多数是瞄准了早餐去的。焦黄绵软的烤土司,中间夹上从隔壁肉店刚运来的新鲜火腿,边上配的土豆泥只用了洋葱和土豆做原料,是朴素的老味道。
很多人来京都是因为这里的名胜古迹,但古都的魅力可不止是这些。京都的“古”是活的,这里的人们都爱享受生活。京都拥有日本名列前茅的面包和咖啡消费量。浅子推荐你大可放心跟着当地的人流(或者跟着食物的香味),走进一家街角的咖啡店,吃一顿原汁原味的昭和式早餐。这也是感受京都魅力的秘诀之一。
住所: 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区高辻通室町東入骨屋町175
下午我们坐飞机从关西飞往九州的心脏——福冈。福冈虽是全日本最宜居的城市(且浅子可以肯定地告诉你,福冈妹子的口音是全日本最软萌的之一),但旅游业一直不温不火。这几年却凭着逐渐兴起的设计文化火了。许多东京人也会专程来这里拜访年轻人们的开的有气质小店。今天我们在福冈要拜访的这家咖啡馆就是这种新生代设计文化的代表之一。
随性的店主桥口把TAGST 设计的很有个人风格。四面都是轻工业风的混凝土墙,就算算上吧台,一共也只有五张桌子,客人们都习惯站着喝咖啡。背景里不播放任何BGM,填充这个空间的只有冲咖啡的声音和咖啡本身的香气。
日本人民爱喝冷饮,可咖啡的矛盾之处就在于这里。冷却后的咖啡很难保持原有的香气和鲜度。桥口则想解决这个问题,TAGST 里四种咖啡豆组成的独特配方口感清爽,很有辨识度。
当然,不负福冈「设计之城」的名声,TAGST 除了卖咖啡,还设立了一个艺廊,桥口会定期邀请国内外的艺术家过来办沙龙。
这个沙龙空间的设计也很大胆,拆除了和咖啡区域之间的隔墙,而且竟然没有椅子。桥口说自己的理想是人们能自然而然地端着咖啡,围拢过来,一边欣赏艺术,一边自在地交流。
TAGST 是一个文化发信地,这里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一个小社区。桥口口中这种关乎当地社区的愿望,大概才是本地咖啡文化最美好的地方。
福冈县福冈市中央区春吉1-7-11
第三天,也是咖啡之旅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四国岛的心脏——德岛。从松山机场开车前往今天的目的地,三好市,沿途都能看到清澈的祖谷溪。穿过吉野川,沿着细细的山道向上攀登,有一个小小的高地,先看到的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体育馆。这就是「旧出合小学校」,我们今天的目的地。
这是一座废弃的体育馆,从中间穿过去之后有一幢两层楼的校舍。门前常有孩子跑来跑去,不知道的人会以为这里还是一间小学。可是校舍面前的庭院(操场??)里却摆着几张咖啡桌,被环绕在山间的绿意里。
晴溶咖啡(「ハレとケ珈琲」)改造自当地小学的废弃校舍。它的主人植本先生曾在东京做设计师,一次公司要做一个废校改造的项目,于是他参观了好几间废弃的小学。当中,他对「旧出合小学校」最一见钟情。
「旧出合小学校」建于昭和4年(1929年),2005年被废弃。随着人口老龄化,这样发废弃小学在三好市还有很多。政府为了再次利用它们,向社会公开征集企划案。
德岛的川流声、鸟鸣声,还有清澈的空气,都是他在东京从未遇到的。植本先生想,总之先开个咖啡馆吧,创造一个能把这块地域的人集中到一起的地方。三个月后,一家人带着简单的行李,从东京搬来了德岛,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间的羁绊也越来越深。
店里的咖啡豆都从爱媛县产地直送的专门店进货。每天清晨,植本先生就会开始生豆进行手工挑选,再按尼加拉瓜、秘鲁、埃塞尔比亚等不同的产地选择不同的烘焙方式,用的都是最原始的手动式煎焙机。在认真的植本先生看来,这种繁琐的步骤是理所当然的。“咖啡豆也是农作物的一种,因此每种豆子的状态当然是有区别的。煎焙的时候还要根据气温和湿度灵活变化。”
当然,晴溶咖啡不只卖咖啡,披萨、咖喱等主食的菜单也很丰富。
植本先生的妻子修子的老家也是经营咖啡馆的,她母亲是一位点心研究家。因此,店里的点心研发工作就交给修子和妹妹绫子。这样看来,晴溶咖啡也算是家族事业的一种延续。
这栋老校舍里共有8个房间,现在已经四间重新被使用了起来。除了由食堂改造来的咖啡空间,这里最热闹的是这间儿童活动室。它的前身是小学里的图书室,他们刚搬来的时候还留着许多儿童读物。
植本先生说,这里就真的和一个学校一样。不管是过来喝咖啡的大人还是孩子都能放松下来、自在地聊天。相比传统咖啡馆重视营造的那份不打扰他人的沉寂,晴溶咖啡的人情味显然要浓得多。学校这个接地气的特殊气场,直到现在还被他们郑重地保留着。德岛的人们不但珍惜自然,也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每周二, 晴溶咖啡会举办手工作坊、演出或戏剧。这里早就不只是个咖啡馆了,而是当地人学习和交流的空间,这和校舍的原始功用好像也没多大改变。现在这里现在还有四个教室待利用, 植本先生说它们马上将被赋予新的使命。
随着「晴溶」这家秘境咖啡的名声越来越响,除了当地人,每天还会有大量县外的客人慕名而来。我们看到有人会送上老板一株自家田里刚摘下的新鲜蔬菜,再给修子一袋做点心时可能会用到的水果。 晴溶就像他们搬来德岛时期望的那样,是一家让人们变得更亲近的咖啡馆,同时似乎还在孕育着什么新的东西。
德岛县三好市池田町大利大西15
作者/浅子
说到日本的咖啡文化,占据我们视线的大多是东京那些人人追捧的大牌连锁,Blue Bottle、Flglen、KITSYNE……它们身上流淌的外来血统固然洋气,却很难代替在街角咖啡店里小坐的温馨。日本本土的咖啡文化由来已久,但在大都会里却常被吞没,它们更多地藏匿在一些相对“非主流”的文艺小城。跟浅子远离东京,踏上一场三天两晚的寻美之旅。这里有日本本土咖啡文化真正的魅力。
一日目:【大阪】TAKAMURA WINE &COFFEE ROASTERS
外来文化冲击下的多元咖啡馆
大阪一直走在关西地区里赶时髦的前端。从伊势丹机场驱车20分钟,就到了「TAKAMURA WINE &COFFEE ROASTERS」。光看店名就能看出来和海报就能看出来,这里信奉的是如果一种逼格不够,那就两种。
把咖啡和红酒聚集到了同一个屋檐下的「TAKAMURA」虽然2013年才开业,但已经是关西地区屈指可数的进口红酒零售店了。光看店里这些饱满的红酒架,就让某些人心潮澎湃了呗。
不过光看主体的吧台区域,最抢眼的还是那台硕大的咖啡豆煎焙机。
为了让咖啡获得不输红酒的香醇和新鲜度。「TAKAMURA」里所有咖啡豆都有自己的独家煎焙方法,以激发豆子最原始的口感。这家店的咖啡豆也是全日本咖啡迷们必败的大阪手信之一。
大阪府大阪市西区江戸堀2-2-18
「2日目」:【京都】高木咖啡
古都的喫茶店情调
离开大阪已经是晚上,第二天我们坐了趟JR来到了京都站。京都咖啡文化圈的繁荣度已经是人尽皆知了吧。虽然近几年摩登的新咖啡馆遍地开花,京都人却仍没有忘记昭和式的喫茶店记忆。如果你早晨来这里,很少能看到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他们大都坐在喫茶店里,一手端着报纸、一手扒着碗里的早餐,吃完再慢吞吞去上班。这样令人羡慕的慢节奏喫茶文化,深深根植在京都人的日常里。
注:「喫茶店」是欧美的「Café」、「Coffee Shop」等概念传来日本前最传统的日式咖啡馆式样,多供应咖啡和日式洋食。现在日本街头的喫茶店多历史悠久,几十年不会更换陈设和菜单,保留着浓浓的昭和气息。
今天我们要去拜访的「高木咖啡」,就是京都最有代表性的喫茶店之一。高级酒店的早餐固然不错,但京都人最常去的还是这些藏在商店街里的老喫茶店。京都暖就暖在这种下町的人情味。
「高木咖啡」的常客大多数是瞄准了早餐去的。焦黄绵软的烤土司,中间夹上从隔壁肉店刚运来的新鲜火腿,边上配的土豆泥只用了洋葱和土豆做原料,是朴素的老味道。
很多人来京都是因为这里的名胜古迹,但古都的魅力可不止是这些。京都的“古”是活的,这里的人们都爱享受生活。京都拥有日本名列前茅的面包和咖啡消费量。浅子推荐你大可放心跟着当地的人流(或者跟着食物的香味),走进一家街角的咖啡店,吃一顿原汁原味的昭和式早餐。这也是感受京都魅力的秘诀之一。
住所: 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区高辻通室町東入骨屋町175
【福冈】
设计重镇果然连咖啡也很潮
下午我们坐飞机从关西飞往九州的心脏——福冈。福冈虽是全日本最宜居的城市(且浅子可以肯定地告诉你,福冈妹子的口音是全日本最软萌的之一),但旅游业一直不温不火。这几年却凭着逐渐兴起的设计文化火了。许多东京人也会专程来这里拜访年轻人们的开的有气质小店。今天我们在福冈要拜访的这家咖啡馆就是这种新生代设计文化的代表之一。
随性的店主桥口把TAGST 设计的很有个人风格。四面都是轻工业风的混凝土墙,就算算上吧台,一共也只有五张桌子,客人们都习惯站着喝咖啡。背景里不播放任何BGM,填充这个空间的只有冲咖啡的声音和咖啡本身的香气。
日本人民爱喝冷饮,可咖啡的矛盾之处就在于这里。冷却后的咖啡很难保持原有的香气和鲜度。桥口则想解决这个问题,TAGST 里四种咖啡豆组成的独特配方口感清爽,很有辨识度。
当然,不负福冈「设计之城」的名声,TAGST 除了卖咖啡,还设立了一个艺廊,桥口会定期邀请国内外的艺术家过来办沙龙。
这个沙龙空间的设计也很大胆,拆除了和咖啡区域之间的隔墙,而且竟然没有椅子。桥口说自己的理想是人们能自然而然地端着咖啡,围拢过来,一边欣赏艺术,一边自在地交流。
TAGST 是一个文化发信地,这里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一个小社区。桥口口中这种关乎当地社区的愿望,大概才是本地咖啡文化最美好的地方。
福冈县福冈市中央区春吉1-7-11
「3日目」:【德岛】晴溶咖啡
亲近自然,也亲近人
第三天,也是咖啡之旅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四国岛的心脏——德岛。从松山机场开车前往今天的目的地,三好市,沿途都能看到清澈的祖谷溪。穿过吉野川,沿着细细的山道向上攀登,有一个小小的高地,先看到的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体育馆。这就是「旧出合小学校」,我们今天的目的地。
这是一座废弃的体育馆,从中间穿过去之后有一幢两层楼的校舍。门前常有孩子跑来跑去,不知道的人会以为这里还是一间小学。可是校舍面前的庭院(操场??)里却摆着几张咖啡桌,被环绕在山间的绿意里。
晴溶咖啡(「ハレとケ珈琲」)改造自当地小学的废弃校舍。它的主人植本先生曾在东京做设计师,一次公司要做一个废校改造的项目,于是他参观了好几间废弃的小学。当中,他对「旧出合小学校」最一见钟情。
「旧出合小学校」建于昭和4年(1929年),2005年被废弃。随着人口老龄化,这样发废弃小学在三好市还有很多。政府为了再次利用它们,向社会公开征集企划案。
德岛的川流声、鸟鸣声,还有清澈的空气,都是他在东京从未遇到的。植本先生想,总之先开个咖啡馆吧,创造一个能把这块地域的人集中到一起的地方。三个月后,一家人带着简单的行李,从东京搬来了德岛,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间的羁绊也越来越深。
店里的咖啡豆都从爱媛县产地直送的专门店进货。每天清晨,植本先生就会开始生豆进行手工挑选,再按尼加拉瓜、秘鲁、埃塞尔比亚等不同的产地选择不同的烘焙方式,用的都是最原始的手动式煎焙机。在认真的植本先生看来,这种繁琐的步骤是理所当然的。“咖啡豆也是农作物的一种,因此每种豆子的状态当然是有区别的。煎焙的时候还要根据气温和湿度灵活变化。”
当然,晴溶咖啡不只卖咖啡,披萨、咖喱等主食的菜单也很丰富。
植本先生的妻子修子的老家也是经营咖啡馆的,她母亲是一位点心研究家。因此,店里的点心研发工作就交给修子和妹妹绫子。这样看来,晴溶咖啡也算是家族事业的一种延续。
这栋老校舍里共有8个房间,现在已经四间重新被使用了起来。除了由食堂改造来的咖啡空间,这里最热闹的是这间儿童活动室。它的前身是小学里的图书室,他们刚搬来的时候还留着许多儿童读物。
植本先生说,这里就真的和一个学校一样。不管是过来喝咖啡的大人还是孩子都能放松下来、自在地聊天。相比传统咖啡馆重视营造的那份不打扰他人的沉寂,晴溶咖啡的人情味显然要浓得多。学校这个接地气的特殊气场,直到现在还被他们郑重地保留着。德岛的人们不但珍惜自然,也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每周二, 晴溶咖啡会举办手工作坊、演出或戏剧。这里早就不只是个咖啡馆了,而是当地人学习和交流的空间,这和校舍的原始功用好像也没多大改变。现在这里现在还有四个教室待利用, 植本先生说它们马上将被赋予新的使命。
随着「晴溶」这家秘境咖啡的名声越来越响,除了当地人,每天还会有大量县外的客人慕名而来。我们看到有人会送上老板一株自家田里刚摘下的新鲜蔬菜,再给修子一袋做点心时可能会用到的水果。 晴溶就像他们搬来德岛时期望的那样,是一家让人们变得更亲近的咖啡馆,同时似乎还在孕育着什么新的东西。
德岛县三好市池田町大利大西15
作者/浅子
标签: 日本 咖啡馆 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