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咖啡凉了吗
起源于美国的众创空间,不仅仅是一场中小微企业的办公硬件革命。
本报记者 鲁娜
添柴加火促“双创”
2016年伊始,国务院就发文为众创空间添柴加火。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继续推动众创空间向纵深发展,在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强化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协同创新。
该《意见》从5个方面布局众创空间:在重点产业领域发展众创空间;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主营业务方向建设众创空间;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建设以科技人员为核心、以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内容的众创空间;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双创基地;加强众创空间的国际合作。
其中,众创空间最为关注的扶持政策也在此次《意见》中提及,包括实行奖励和补助政策,有条件的地方要综合运用无偿资助、业务奖励等方式,对众创空间的办公用房、网络等软硬件设施给予补助,其他还有税收优惠、金融资本支持等方面的政策。
此前,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在国家层面上首次部署“众创空间”平台;9月,科技部发布《发展众创空间工作指引》。
教育部也于今年12月发布《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型创业服务模式,依托高校建立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众创空间和虚拟创新社区,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支撑大学生创新创业。
除了中央层面,由优客工场、标准排名发布的《2016中国创新创业报告》显示,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支持众创空间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或关于推动创业创新的实施意见。多数省份已开始了众创空间的备案、认定工作,经过备案、认定后众创空间一般可享受地方的政策扶持。该报告发现,已有25个省区市公布了首批认定备案的众创空间名单。其中超过100家的省份有6个,重庆更是以280家众创空间的数量高居榜首。
标准化下轻装前行
2015年,在中国实行经济改革,大力推进创新经济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下,创新创业似乎一夜间火爆全国,而“互联网+”与共享经济理念的盛行,面对着巨大的创业市场需求,激活了另一个巨大潜力的市场——共享办公。
“双创”热潮正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这有赖于国家级“双创”平台的搭建。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众创空间数量从2015年11月的第一批136个,增长到2016年2月的362个。到2016年9月,不到一年间,国家级众创空间已达到839个。
如果说2015年是中国的众创空间元年,2016年则是中国众创空间的标准年。一系列的行业准入标准在这一年逐步成形,由科技部制定的众创空间标准基本框架已经完成。这标志着众创空间将结束草莽阶段,开始进入有序的发展阶段。这对于众创空间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创头条联合创始人李茂达表示,众创空间经历了两年多时间井喷式发展,行业的红利期已基本结束,无论从竞争环境和创业环境的变化、自身运营突破,还是行业自我升级需要,这些内外因素都将行业推入“深化发展期”。
李茂达说,任何行业的变革都要从基础设施和工具开始,众创空间的出现不仅仅是一场中小微企业的办公硬件革命,同时也是创业模式的一次变革。由于众创空间背负了较多的社会使命,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众创空间作为一个商业体,应该要解决自身生存、发展以及商业价值发掘等首要任务,轻装前行。
可以看到,“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双重动力,为双创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目前,创业服务业已经进入“深水区”,不再局限于帮企业注册、代理财务等外围的公共服务,而是转入创业者的主战场,从市场、资本、人才等各个领域帮助创业者。未来众创空间的发展可以从3个方面发力: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不可或缺,同时要健全众创空间投融资体系,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原则。
众创空间和新创企业的发展,确实需要政府扶持,包括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但总体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成长的原则。众创空间若想在市场大潮的淘洗中生存,不能过分依靠政府“补血”,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才是正解。
标签: 咖啡
上一篇:德清:咖啡店与服装店“玩”混搭
下一篇:可随身携带 创意现磨多用咖啡杯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