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上海百年风情的咖啡漫旅
一颗咖啡豆,不足0.2克重,却以一种最沉默的温柔,最无从设防的方式,改变着人类数百年的生活、历史与文化。12月7日,由徐汇区旅游局、上海衡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指导,徐汇区旅游公共服务中心主办的2016上海·衡复咖啡生活周在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徐汇老房子艺术中心举行拉开帷幕。
咖啡生活周从12月7日持续至12月20日。活动将通过咖啡这一文化介质,串起老洋房、历史和现代人的上海都市生活,用咖啡寻找隐匿于城市里的色彩。
咖啡爱好者走过的“十万里”
作为上海保护规模最大的地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拥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更是上海城市文脉的发源地和承载区。几千幢的历史建筑、花园住宅,红瓦屋顶,朱红门窗,海派文化的兼容并蓄,全都浓缩在这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中。
“在未知的城镇里与一杯咖啡邂逅,也许会改变我们看世界的角度。”几位咖啡爱好者,行走超过30个国家,足迹遍布四大洲,探访了数十个咖啡文化之都、三百多家特色咖啡馆和博物馆。他们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世界各地咖啡文化最真实的模样。
咖啡缩影在我们城市生活里。活动期间,主办方在武康路393号甲推出咖啡影展:“啡·行十万里”,希望透过咖啡爱好者的镜头与视角,让游客在咖啡的香甜苦涩中凝视“咖啡的表情”,感受近代“咖啡文化浪潮”的演进,体会咖啡文化带给人们的影响,还有生活最真实的面貌。
80年经典传承的“上海味道”
上海是中国咖啡文化的起源地。20世纪30年代初,德胜咖啡、沙利文、甜甜丝、康生、德大等众多咖啡馆在上海滩大量涌现,逐渐成为上海的知识分子、文人、政商界人士的一种生活方式。
咖啡之于上海,不仅仅是一杯饮料,更代表了具有海派特色的经济与文化。1935年,上海咖啡厂的前身德胜咖啡行于上海静安寺路(现在的南京西路)创立,注册C.P.C商标。1958年,C.P.C改为“上海牌”,中国首听铁罐咖啡诞生。1959年,德胜咖啡行改为地方国营上海咖啡厂,成为中国咖啡产品生产与出口的第一家专业企业,旗下“上海牌”、“上咖牌”、“生”字、“乐”字等自主品牌。
上海咖啡的香气不仅萦绕于咖啡店中,在工资不过几十元的年代,向来追求“洋派”的上海人家中也都少不了一罐上海牌咖啡。很多上海人有过这样的记忆,楼道里有一家人家煮起咖啡,整栋楼里尽是咖啡飘香。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咖啡厂出品的麦乳精、乐口福,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咖啡生活周里的“上海故事”
上海咖啡与麦乳精是老上海的城市记忆,老上海人对它们有特殊的情感。为此,在“2016上海·衡复咖啡生活周”期间,上海咖啡厂带来了一系列有历史的咖啡故事和一个迷你版的上海咖啡馆。
成立于1935年的德胜咖啡行(现上海咖啡厂)在主会场(武康路393号甲)特设展台,展示80年上海咖啡老包装产品的文化变迁。从“上海咖啡”1951年的经典老包装,到后来家家户户都曾拥有的上海咖啡的铁罐子,再到如今与上海中心和东方明珠合作的伴手礼包装设计……一代代的包装演变里,记录、流传着咖啡文化在上海历史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想要回味老上海咖啡味道的市民,可以在现场点上一杯上海清咖或上海奶咖;想要品尝咖啡情怀的,可以在迷你上海咖啡馆内喝一杯手工冲泡的匠人咖啡。上海咖啡厂的咖啡师、咖啡店主理人等,还会来到现场,和大家一起讲讲老上海咖啡的故事和趣事。
老房子变身“咖啡空间”
近年来,各具特色的咖啡小馆如珍珠般慢慢嵌入老洋房群落,让“衡复”风貌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季冬之月,一杯咖啡时光,掀开岁月藤蔓、循迹老上海的记忆光泽,在见证历史与承载了城市气质的老建筑内,邂逅上海的百年风华,在静谧的人文环境中收获灵魂的感动。
咖啡生活周期间,武康路393号甲徐汇老房子艺术中心变身为“咖啡空间”,味蕾与文化糅杂。不仅有大家喜闻乐见的大咖分享和实践活动,更增加了丰富的咖啡类艺术活动,让你一次玩过瘾。
在这里,游客能品尝精品手冲咖啡、近距离观赏咖啡拉花、体验创意咖啡鸡尾酒,还可以跟随摄影达人,一起用镜头记录和探寻老洋房里隐藏的腔调人生;用废弃的咖啡渣作画,演绎艺术的灵感,亲手制作出“咖啡梧桐画”。
如何用手冲、虹吸、意式咖啡机不同方式来冲泡咖啡?摄影、花艺、鸡尾酒、梧桐绘画又会和咖啡有着什么样的碰撞?据介绍,除了主会场,还有来自其他咖啡馆的咖啡冲泡、咖啡艺术、咖啡分享、咖啡漫步四大板块近二十项大小活动把整个活动周填补得满满当当。
本次咖啡生活周活动共有沪上31家各具特色的咖啡馆参与。为方便游客慢品漫游,主办方联合所有参与活动的咖啡馆特意为活动准备了限量版“咖啡生活周导览手册”,并附赠31张专属福利优惠券,游客可以前住指定咖啡馆品鉴咖啡并敲章留念。咖啡生活周专属的《滴滴快车券》,即日起也已上线并全城发放。主办方说:“伴随着咖啡香、冬日暖阳和满地落叶,希望在短短的两周时间里,让游客爱上这一条街道、这一座城市,更爱上手中的这一杯咖啡。”
咖啡生活周从12月7日持续至12月20日。活动将通过咖啡这一文化介质,串起老洋房、历史和现代人的上海都市生活,用咖啡寻找隐匿于城市里的色彩。
咖啡爱好者走过的“十万里”
作为上海保护规模最大的地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拥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更是上海城市文脉的发源地和承载区。几千幢的历史建筑、花园住宅,红瓦屋顶,朱红门窗,海派文化的兼容并蓄,全都浓缩在这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中。
“在未知的城镇里与一杯咖啡邂逅,也许会改变我们看世界的角度。”几位咖啡爱好者,行走超过30个国家,足迹遍布四大洲,探访了数十个咖啡文化之都、三百多家特色咖啡馆和博物馆。他们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世界各地咖啡文化最真实的模样。
咖啡缩影在我们城市生活里。活动期间,主办方在武康路393号甲推出咖啡影展:“啡·行十万里”,希望透过咖啡爱好者的镜头与视角,让游客在咖啡的香甜苦涩中凝视“咖啡的表情”,感受近代“咖啡文化浪潮”的演进,体会咖啡文化带给人们的影响,还有生活最真实的面貌。
80年经典传承的“上海味道”
上海是中国咖啡文化的起源地。20世纪30年代初,德胜咖啡、沙利文、甜甜丝、康生、德大等众多咖啡馆在上海滩大量涌现,逐渐成为上海的知识分子、文人、政商界人士的一种生活方式。
咖啡之于上海,不仅仅是一杯饮料,更代表了具有海派特色的经济与文化。1935年,上海咖啡厂的前身德胜咖啡行于上海静安寺路(现在的南京西路)创立,注册C.P.C商标。1958年,C.P.C改为“上海牌”,中国首听铁罐咖啡诞生。1959年,德胜咖啡行改为地方国营上海咖啡厂,成为中国咖啡产品生产与出口的第一家专业企业,旗下“上海牌”、“上咖牌”、“生”字、“乐”字等自主品牌。
上海咖啡的香气不仅萦绕于咖啡店中,在工资不过几十元的年代,向来追求“洋派”的上海人家中也都少不了一罐上海牌咖啡。很多上海人有过这样的记忆,楼道里有一家人家煮起咖啡,整栋楼里尽是咖啡飘香。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咖啡厂出品的麦乳精、乐口福,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咖啡生活周里的“上海故事”
上海咖啡与麦乳精是老上海的城市记忆,老上海人对它们有特殊的情感。为此,在“2016上海·衡复咖啡生活周”期间,上海咖啡厂带来了一系列有历史的咖啡故事和一个迷你版的上海咖啡馆。
成立于1935年的德胜咖啡行(现上海咖啡厂)在主会场(武康路393号甲)特设展台,展示80年上海咖啡老包装产品的文化变迁。从“上海咖啡”1951年的经典老包装,到后来家家户户都曾拥有的上海咖啡的铁罐子,再到如今与上海中心和东方明珠合作的伴手礼包装设计……一代代的包装演变里,记录、流传着咖啡文化在上海历史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想要回味老上海咖啡味道的市民,可以在现场点上一杯上海清咖或上海奶咖;想要品尝咖啡情怀的,可以在迷你上海咖啡馆内喝一杯手工冲泡的匠人咖啡。上海咖啡厂的咖啡师、咖啡店主理人等,还会来到现场,和大家一起讲讲老上海咖啡的故事和趣事。
老房子变身“咖啡空间”
近年来,各具特色的咖啡小馆如珍珠般慢慢嵌入老洋房群落,让“衡复”风貌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季冬之月,一杯咖啡时光,掀开岁月藤蔓、循迹老上海的记忆光泽,在见证历史与承载了城市气质的老建筑内,邂逅上海的百年风华,在静谧的人文环境中收获灵魂的感动。
咖啡生活周期间,武康路393号甲徐汇老房子艺术中心变身为“咖啡空间”,味蕾与文化糅杂。不仅有大家喜闻乐见的大咖分享和实践活动,更增加了丰富的咖啡类艺术活动,让你一次玩过瘾。
在这里,游客能品尝精品手冲咖啡、近距离观赏咖啡拉花、体验创意咖啡鸡尾酒,还可以跟随摄影达人,一起用镜头记录和探寻老洋房里隐藏的腔调人生;用废弃的咖啡渣作画,演绎艺术的灵感,亲手制作出“咖啡梧桐画”。
如何用手冲、虹吸、意式咖啡机不同方式来冲泡咖啡?摄影、花艺、鸡尾酒、梧桐绘画又会和咖啡有着什么样的碰撞?据介绍,除了主会场,还有来自其他咖啡馆的咖啡冲泡、咖啡艺术、咖啡分享、咖啡漫步四大板块近二十项大小活动把整个活动周填补得满满当当。
本次咖啡生活周活动共有沪上31家各具特色的咖啡馆参与。为方便游客慢品漫游,主办方联合所有参与活动的咖啡馆特意为活动准备了限量版“咖啡生活周导览手册”,并附赠31张专属福利优惠券,游客可以前住指定咖啡馆品鉴咖啡并敲章留念。咖啡生活周专属的《滴滴快车券》,即日起也已上线并全城发放。主办方说:“伴随着咖啡香、冬日暖阳和满地落叶,希望在短短的两周时间里,让游客爱上这一条街道、这一座城市,更爱上手中的这一杯咖啡。”
标签: 上海 风情 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