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偏爱在民宿里开咖啡馆
坐在民宿的落地窗前,暖暖阳光照耀过来,手捧一杯咖啡,望尽炊烟袅袅,山林摇曳。
民宿里配套咖啡馆的这个组合越发的受到市场的青睐,不少的民宿在设计的时候都规划了咖啡馆的空间,很多民宿更是主打咖啡主题。
就社会市场而言,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都被告知说:开咖啡馆根本不赚钱!或者,开咖啡馆就是老板情怀!一家好的咖啡馆从出品,环境到服务都要求很高,开一家咖啡馆本身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
那么,民宿里开咖啡馆,是给客人多一个居住体验?
还是个人情怀?亦或者盈利出发?
今天,美宿邀请了三位民宿人聊了聊他们民宿里做咖啡馆的初衷。
杭州山舍酒店
美宿:山舍里有很多元素都已经成为了你们的IP了,比如植物,比如你们的咖啡馆。是出于什么原因,在一开始做这家店的时候就单独规划了一个对外开放的咖啡馆呢?
主人宛君:我们在构思山舍这个产品的时候,就一直在考虑如何给到我们的客人全面的,完整的体验感受,而不是单纯的住宿。从目的地的环境来说,满觉陇这个地方很合适做咖啡馆,安静环境也很好。从生活方式上来说,很多住民宿的客人本身就是咖啡爱好者。
如今喝咖啡的热潮不断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在安静,优美的空间里喝上一杯咖啡,感受一天的慢生活。所以我们决定在山舍里做一家咖啡馆,给大家这样的一种体验。
美宿:民宿里做咖啡馆可以节约场地租金,所以从成本上来说,支出会不会小很多?
宛君:的确是没有了场地的租金压力,但是从成本上来说,其他支出一样很多,或者说更大。我们把咖啡馆对外开放,一来,我们觉得适当的人流可以增加我们店里的活跃度;二来,我们是真的把咖啡当做我们想努力做好的一种产品,山舍咖啡是我们品牌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纯的民宿配套。
从做咖啡的角度来说,我们都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我们有一套山舍自己的咖啡出品标准,每一个制作咖啡的小伙伴都需要根据我们的出品要求,接受培训和训练,每天练习直到达成我们的要求。我们也会独立开发适合山舍特质的产品品类,从大家的反馈和评价中不断的调节我们的产品。
黄山御前侍卫精品酒店
美宿:御前侍卫这样一个山村里的酒店,只有7间客房,为什么要特别打造一个咖啡馆?
主人张弓力:我在还拍电影的时候就琢磨除了拍电影以外还能做些什,一只觉得在中国拍电影就是青春饭,身体透支太严重,必须还得有个实业来维持自己的生计。所以就萌生了开间咖啡馆或古董店的想法。古董店的生意难度更大,从淘货,打包,物流,通关,再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牵扯巨大的人力、物力,还需要砸不少银两在货物上。想对来说咖啡馆就容易不少了。
在做「御前侍卫」前我在宏村的一个古建小祠堂里还开过一个咖啡馆叫「糧庫咖啡館」,使用面积跟北京的「漫咖啡」差不多,一般祠堂的挑高都很高,所以当时装修的时候在祠堂里特意设计出一个以钢架结构搭建的二层环廊。
「糧庫」不包含住宿,单纯是个咖啡馆。当时选址出于对古建保护和再利用的热忱,咖啡馆的地理位置相对于旅游景区有些偏僻,周边的步行流量不多,再加上徽州建筑外立面封闭,经营空间与街道不够通透,多方面因素导致生意并不如预期的好。
美宿:这里当地的村民和7间客房的客人可以支撑起咖啡馆的支出吗?
张弓力:咖啡馆一直也是我想做和坚持要做的事情。虽然屏山的游客远比宏村的少但是每年来写生的学生还是足以支撑咖啡馆的运营的,而且学生是主体消费群。对住店客人来讲也是一种体验,足不出户就可以尽享吃、喝、住全维度的休闲体验。现在「御前侍卫」咖啡馆的收入基本上可以支撑我们酒店员工的开销。
杭州别止民宿
美宿:我们都知道别止的主人是摄影界知名的摄影师,为何你们会在民宿里做咖啡馆呢?
主理人云康:老板对咖啡文化一直比较热衷,喜欢在工作之余搜寻有关咖啡馆的一切,在国外工作的同时也会尽可能在当地寻找有趣的咖啡馆去品尝当地的咖啡,有时去一个城市可能仅仅是因为那里有一家很棒的咖啡馆。
老板们本身就喜欢收集全世界各种各样的冲泡咖啡的用品,所以可以看到店里的酒架上有一大堆从国外带回来的杯子和器皿,所以应该是自己的爱好和情怀。
美宿:所以应该是出于爱好和情怀,那么除了这两点外,你觉得这样的一个配套给民宿本身带来了什么盈利点?
云康:的确是可以增加营收。目前的民宿的营业收入来源主要是房费收入,在固有的房源量不变的情况下,基本上能够预估出全年的房费收入。
对于一家前期资金投入较大的民宿来说想提前收回投资成本就需要增加营业收入来源,而咖啡馆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结合利用现有的场地面积合理规划出使用区域就可以满足。同时,咖啡馆和民宿的客源还可以双向倒流。
标签: 民宿 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