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多角报道/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多角报道 > 咖啡馆卖的是咖啡?CUP ONE解读咖啡馆卖的是场景

咖啡馆卖的是咖啡?CUP ONE解读咖啡馆卖的是场景

  走进玻璃门,CUP ONE长方形的玻璃吧台映入眼帘,犹如一块巨大的冰块,磨豆机工作的声音清脆而响亮。

  径直走,尽头是全钢结构的旋转楼梯,上楼之后会发现,二楼的整个消费功能区被设计成圆型下沉剧场的样式。

  不管是一层还是二层,室内挑高都达到6米,加上整面墙的落地窗,让人感觉颇有图书馆的味道,这是CUP ONE提供给消费者最直观的场景。


咖啡厅

  咖啡只是基础,咖啡馆为满足消费者的场景需求而存在

  目前咖啡在一线城市较为普及,与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对咖啡提神的功能性需求有一定关系。但如果只是向消费者提供咖啡提神的功能性需求,可能不会存在这么多咖啡馆。

  对于个人,假如要求不高,速溶咖啡已经可以解决提神的功能性需求。假如对咖啡品质有一点要求,也完全可以通过咖啡胶囊机自己制作一杯咖啡。部分咖啡胶囊机甚至可以自动打奶泡,像卡布基诺这类简单的花式咖啡同样可以自己制作。可见,如果只是出于功能性需求,消费者多数可以通过胶囊机实现,未必需要去咖啡馆。

  除了提神,大多数人对于咖啡馆是一种场景需求,可能是商务场景,也可能是休闲场景。咖啡馆里既有讨论工作的,也有翻翻报纸、看看书的,甚至有的人只是为了找个地方发发呆。这些场景在CUP ONE随处可见。

  正是针对商务场景和休闲场景,星巴克打造出了独有的咖啡休闲文化,只不过门店选址的不同,使其各个门店侧重的场景不尽相同,位于写字楼的门店更加倾向商务场景,位于购物中心和风景区的门店则更加倾向休闲场景。

  其实在满足场景需求方面,茶馆等同样有类似的功能,但为什么咖啡馆更加流行一些?

  问题在于新鲜有品质的咖啡豆通过市场上普遍的零售渠道很难买到,而且咖啡制作需要设备和技术,相比其他饮品,咖啡经营门槛更高。尤其是手冲咖啡,为了保证口感最佳,咖啡豆一般烘焙完两周内必须用完,个人很难做到,而茶的保质期要长很多。这些原因导致人们去专业门店消费咖啡的可能性比其他饮品更高。

  如此一来,CUP ONE定位在了满足消费者对公共场景的需求,并锁定了咖啡作为主要产品。

  深入布局社区,消费者对公共空间场景需求强烈

  虽然普遍意义上的咖啡馆属于公共空间,但CUP ONE创立时的出发点就不太一样。CUP ONE创始人林阳在英国留学时,非常享受当地的公共空间。回到北京的他,先萌生了创立一个公共空间的想法,随后才最终选择了咖啡餐饮的经营模式。与一般咖啡馆最初定位就是咖啡正好反过来。

  为何会有公共空间的场景需求?根本原因在于人很难在一个独立的空间进行自我制约。很多人自己在家里没办法工作或学习,当他身处一个公共空间时,旁边有人,这些人与他没有关系,但实际上又陪伴着他,同时无形中对他产生了监督的作用,图书馆就是这个道理。这些陌生人与他处在同一空间,彼此没有隔离,但是感觉很安全、很自在,这是这类场景深层的心理需求。而咖啡仅仅是这个时代最符合公共空间的一种产品,林阳认为。

  咖啡馆的功能区一般由操作区和消费区构成。为了满足不同人对于场景需求的细微差异,CUP ONE需要将消费区设计出变化层次。其中会有相对静一点的位置、暗一点的位置、亮一点的位置、长桌型的位置,或者相对独立的位置,但绝不是隔断出来的独立,以此满足不同人的习惯性需求。

  对于空间环境,CUP ONE追求朴素兼具品质感,未来的新店,单位面积的装修投入还将进一步加大。逻辑在于北京这种一线城市,30岁以内,甚至是35岁以内的人都很难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多数人跟别人合租很小的房子,此时他们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极其强烈。更好的环境更能满足目标消费者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

  未来新店的面积将会减小。林阳坦言,第一家门店受韩式咖啡馆风潮的影响,面积选择较大,两层面积达到700平方米,主要分一层室内、二层室内和露台三块区域,员工维护场地成本高。未来门店面积会在200-300平方米之间,星巴克门店面积大的在100平方米左右,正好形成一定空间差异。

  稍大的门店面积,利于空间感的塑造。星巴克由于连锁门店面积、风格统一的限制,很难再创造出差异化的公共空间场景体验,而CUP ONE和韩式咖啡馆可以。可见,在较大面积的咖啡馆中,CUP ONE与韩式咖啡馆的竞争还将延续下去。

  CUP ONE第一家门店位于望京SOHO的一个小型购物中心内。林阳向筷玩思维透露,新店选址倾向于社区,而不是购物中心。因为咖啡馆的有效距离很短,也就一两公里以内,所以最好就在消费者家楼下,或者公司楼下。符合标准的社区必须兼具写字楼和住房,同时人群以收入水平较高、对生活品质有要求的精英白领和自由工作者为主。

  弥补公共空间场景建设高昂投入的经营之道

  在北京较好地段开一家咖啡馆,假如投资400万元,其中大概200万元是门店租金,另外200万元是装修和设备采购。

  与一般的咖啡馆一样,如何快速收回高昂的场景建设投入同样是CUP ONE需要直面的挑战。怎么做呢?

  一方面,CUP ONE通过扩充产品搭配来提高消费客单价。一般的咖啡馆产品以咖啡和点心为主,CUP ONE除了常见的咖啡、点心之外,还提供简餐、茶、鸡尾酒等产品。目前其客单价接近100元,如果消费正餐,人均消费肯定超过100元。

  其消费者年龄层比韩式咖啡馆高一点,25-40岁之间,这些人具备较高的消费水平,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对其产品有消费欲望。因此CUP ONE未来对食材品质的追求还会提升,产品价格也可能上调。

  但产品价格的调整不是盲目的,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比如咖啡在40元左右达到一个极限,因为考虑咖啡有一定的消费频次,很少会喝很贵的,即便是手冲咖啡,价格也在40元左右,这在普通的咖啡馆很少见。筷玩思维了解到,CUP ONE的原材料成本在30%左右,年营收将近1000万元。

  另一方面,不刻意追求翻台率,注重消费频次。在林阳眼里,消费者在店里待的时间越长,说明自己做得越好,他从不担心翻台率的问题。

  与电商的逻辑相似,在商城停留时间越长,产生额外消费的可能性越大,一个人能够持续待在店里,带来额外消费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假如一个人待到正餐时间,要么选择在店里吃,要么出去吃,出去吃再回来的一般会再点一杯咖啡。而经常待很久的人,意味着消费频次随之增加,同时他的场景需求得到满足了,向身边的人进行口碑传播的可能性很大,门店可能由此获取更多新消费者。

  此外,咖啡馆与专门提供正餐的餐馆存在消费习惯的差异,消费者不可能每天都去同一家餐馆,而喜欢的咖啡馆,则可能每天都去,甚至一天消费几次。公共空间场景的差异,也使其打破普通咖啡馆消费时段的限制,营业时间覆盖早上到晚上大部分时段。

  “人对公共空间最根本的需求是社区,我相信未来的商业一定是社区商业。”

  林阳表示,CUP ONE未来甚至会做成一个小型的社区综合体。不仅有咖啡馆,可能有小型超市,可能有电子产品配件店,可能有书店等。如此一来,人们日常的生活都可以在附近3公里内解决,满足他们的也不再单单是咖啡馆的场景需求。

  就如当初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创立CUP ONE一样,林阳想在CUP ONE的基础上尝试其他业态的经营。


标签: 咖啡馆 场景 咖啡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