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多角报道/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多角报道 > 从牛肉面馆到咖啡馆:西北城市的消费之变

从牛肉面馆到咖啡馆:西北城市的消费之变

  如果用一种食物定义兰州的话,非牛肉面莫属。每个清晨,这座西北城市都是在牛肉面的香气中苏醒的。而今,越来越多的咖啡馆在这座城市涌现。从充饥食物到消闲服务,在西北,人们的消费正在发生变化。

咖啡
 
  研磨好的咖啡粉放于滤纸冲泡,两三分钟后,一杯弥漫着蓝莓、乌梅、覆盆子香气的肯尼亚咖啡就被端到了小剑面前。

  小剑,90后,兰州大学生物学在读博士,准备赴荷兰留学。这天下午,她从繁杂的实验中脱身,约了朋友在咖啡馆坐坐。

  “以前和朋友相约是下馆子,现在喜欢来咖啡馆。丢掉手机,聊聊八卦,也不用像在饭馆里那样扯着嗓子说话。”

  “有一定文化素养和经济水平、对生活品质有所追求、对咖啡文化有所喜爱……”“咖啡实验室”店主段娘娘这样形容自己的老主顾们,“眼下只差几个人,我的顾客微信群就要达到500人的上限了。而在一年多前,小店初开之时,我曾经面临一天只卖出去一杯热美式的窘境。”

  2014年底,兰州第一家星巴克开业,不到一年时间,又增新门店。同时,数百家独立咖啡店从街头巷尾冒出来。对于从前只讲究“面条宽窄粗细”的兰州人来说,咖啡这种“又苦又香”的西方舶来品,触动着他们的味蕾。

  兰州——这座牛肉面馆遍地开花的西北城市,因着盈起的袅袅咖啡香而呈现出另一种风貌。

  值得一提的是,兰州小有名气的“放下咖啡”的分店应运而生。如今3店一天联售各类饮品3000杯左右。回想起6年前一天只卖10杯的艰难起步,店主耿盛琛深感市场环境的飞速变化。

  “2010年,兰州的咖啡店也就十几家,大多属于商务型,人们主要是对环境的消费。”抱着让咖啡成为日常饮品的心,耿盛琛开始从外卖咖啡起步,逐步开辟出一个新区域。

  那正是微博风生水起之时,这家店渐渐成为“网红”,同时也成为许多年轻白领从线上到线下的会面之所。没有包厢雅座,点一杯拿铁,大家就能围坐在一起聊天。“这种空间布局与网络相似,正是我们想表达的以开放精神为宗旨。”耿盛琛说。

  如今,兰州的咖啡消费群体越来越壮大,年龄分布从二三十岁的青年向两端蔓延。下至十几岁的中学生,上至五六十岁的中壮年,逐渐接受咖啡特殊味道。

  开店之初,段娘娘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花40元喝杯咖啡不如去洗车!即便是吃牛肉面也能吃好几碗呢!”寻找和培养对咖啡文化感兴趣的群体,成为经营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段娘娘说,最初的那批客人,大多有留学背景,对咖啡自有喜好。而针对口耳相传发展起来的客人,则常常介绍咖啡的历史,在品鉴上加以引导。“比如介绍香气、风味、平衡感等一些概念,再通过产品让客人感受到‘咖啡并非仅仅是苦’,力求让客人从咖啡中品出水果花香……”如此这般,在交往中越来越多的兰州人走出了“咖啡=速溶”的误区,了解了咖啡文化。

  段娘娘把自己定义为一名“用心的匠人”。一边深造学习,考取了国际咖啡组织认证的咖啡品鉴师资格;一边传道授业,开展咖啡培训。已开办了3期培训,其中一名学员开了一家咖啡店,成为创客。

  咖啡消费扩张的背后,是人们消费能力的整体性提升。2010-2015年,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4万元增长到2.7万元。

  段娘娘说,从吃碗六七元的牛肉面管饱大半天,到茶余饭后饮一杯几十元的咖啡,依傍黄河的兰州人对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元化。

  有意思的是,放下咖啡的外带装上印着许多热词:压力、裁员、雾霾、任性、堵车……放下生活的重担,用一杯咖啡的时间暂泊安宁港,恐怕也是咖啡在匆忙世界中走俏的一种心理动因。

  “有人追求高品质,有人追求简单,关键是个性分明。未来会更加融合、更加细分。”耿盛琛说,“在互联网经济冲击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不少行业的人转型进入餐饮领域,咖啡+书店、咖啡+服装店、咖啡+创客空间等一些新鲜搭配,应运而生。”

  对耿盛琛来说,“脑洞大开”地把本土文化与咖啡文化结合起来是一个致力方向。“我们把地方小吃甜胚子与冰咖啡融合,推出了创新产品。目前,正在研发一款土豆淀粉沙冰,未来还会推出更多有意思的新型产品。”


标签: 牛肉面馆 咖啡馆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