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瀑山咖啡将黎族的独特风情和咖啡的浪漫完美结合
走进被大山环抱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长兴村,只见青山环抱,绿树掩映,萦绕着浓浓咖啡香,与琼中别的山村不同,长兴村民最热衷的是坐在咖啡馆里品咖啡、聊天、下象棋,或者通过村里光纤全覆盖的无线网络上网冲浪,咖啡馆永远热闹而不喧哗,一片现代文艺范儿。
现在的长兴村咖啡馆,已经有不少农民以及咖啡合作社成员可以自己磨制出咖啡了,而这些都得益于近几年长兴村咖啡产业的发展。
咖啡让我有了傍身之技
“我对咖啡还是比较有感情的,以前也被称‘咖啡师’,但是没有从业资格证,担心哪一天老板就把我炒掉了,现在有了咖啡师的资格认证,心里踏实多了。”今天下午,笔者通过电话采访了正在保亭“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咖啡厅担任咖啡师的王彩芳。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长兴村地理、气候、湿度等自然条件优越,依托海南万宁兴隆种植咖啡的有利条件,长兴村群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种植咖啡的传统。
王彩芳是长兴村委会2队村民,从小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之下,对从事咖啡职业很是向往。凭借着对咖啡事业的热爱,王彩芳只身一人来到了三亚,并且从事着自己最喜欢的咖啡师职业。
苦于没有正规的渠道学习、培训,王彩芳一直都是“无证”操作,对于热爱这个行业的王彩芳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
今年5月份,该县就业局在具有较好咖啡种植、产销基础的和平镇长兴村,开办琼中首期国家初级咖啡师培训班。来自琼中的吊罗山乡、营根镇、和平镇的69名农民学员在21天的理论、实践学习中,学习世界各地咖啡品鉴、虹吸壶操作训练、冲压壶咖啡制作、咖啡礼仪等知识,参训的学员参加海南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咖啡师),其中55人获得国家初级咖啡师资格认证。
得到消息的王彩芳辞去了三亚的工作,第一个报了名,并在此后的培训学习中认真学习,课后仍缠着老师请教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用心学习换来了可喜的收获,王彩芳顺利通过获得国家初级咖啡师资格认证。在获得国家初级咖啡师资格认证后,王彩芳凭借以前积累的经验关系,不出一个月就到“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黄海清也是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社员,以前喝咖啡最多也就是能品尝出来甜还是不甜的。但如今的他聊起咖啡来却是头头是道,滔滔不绝。他说,通过听咖啡豆爆裂的声音判断出咖啡豆烘焙火候是否到位。
“有了资格证书,合作社如果开办‘咖啡驿站’,我也能出任咖啡师了。”黄海清对记者说。
能人带领 长兴村兴起咖啡热
2008年春节回家过年时,黄秀武听到村民埋怨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咖啡干果收购价格太低。在外从事采购工作的黄秀武心想,与其在外面帮公司搞采购,不如回家乡来收购,提高乡亲的收入。
2008年,黄秀武以12元至13元每公斤向农民收购咖啡干果,比外来客商的价格要高出两三元。
后来,黄秀武考虑,如果把咖啡去壳加工,那么2公斤干果可以加工出1公斤咖啡豆,而咖啡生豆的价格最低也有25元到30元每公斤,这远远比单单收购干果要挣钱。
说干就干,黄秀武立即开始认真学习加工技术,把干果脱壳加工成咖啡豆,运到离长兴村不足20公里远的万宁市兴隆去卖,能获得不少的利润,尝到咖啡初加工带来的甜头。第二年,因为咖啡种植量少,供不应求,他又特地学习了咖啡种植、培植和管理等一系列技术。
2011年底,海南省咖啡行业协会到长兴村调查,认为该村可以发展咖啡产业,可打造成海南黎族苗族咖啡第一村,让少数民族文化融入产业中。“得知咖啡行业专家的评价后,我眼前一亮。”黄秀武说。
自此,黄秀武也抓住机会,开始投入精力发展咖啡初加工产业,经过收购干果,去壳,卖生豆以及烘焙之后卖咖啡豆,长兴村咖啡产业发展逐渐成熟,也形成一定的规模,而这也让长兴村兴起了“飞瀑山咖啡”的品牌顺势而出。
如今,一年从长兴村流到海南市场上的咖啡豆可达6万斤,“飞瀑山咖啡”也被海南热爱咖啡人士的认可并喜爱。
抱团发展 咖啡产业促农增收
产业发展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形成市场,才能带来经济效益,这是黄秀武所认识到的。为了带动村民发展咖啡产业,帮助农民共同致富,2013年7月,黄秀武和村民们成立了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把咖啡从种植到加工成品形成了产业链,并提供种粒培育咖啡种苗、有机咖啡园观光、咖啡盆景树、咖啡干果、咖啡豆等产品。
如今,合作社由最初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26人,农民以土地、劳力等多种方式入股。“之前种植咖啡不到100亩,发展到现在的680亩。”黄秀武介绍。
合作社成立至今,社员们种植规模从5、6亩到100多亩规模不等,合作社的咖啡产量也由最初的年产一两万斤增至现在的年产六万斤左右。
合作社以每斤6.8元的价格收购社员的咖啡豆,而每亩咖啡在丰产期最低可以产400斤,统计显示,种植规模最小的咖啡种植户也能一次收入一万六千多元,同时,种植咖啡投入成本与人工都相对较少,可以大大减轻农民的做工量,农民的富余时间可以从事其他的工种,种植咖啡让很多农民尝到了生活的“香甜”。
“最主要的是,种植咖啡,旱涝保守,每年收入保持稳定,投入劳动力少,可以让农民发展副业。”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理事黄海清说道。
据介绍,目前合作社正在尝试在槟榔地里套种咖啡,让当地农民在不失去传统产业的前提下,也能同时种植咖啡,共同品尝咖啡给大家带来的“香甜”。
“利用槟榔地套种咖啡,这样可扩大咖啡种植面积,现在合作社已经开始实验10多亩,如果效果好的话会引导村民采用这种模式一起种植。”黄海清说。
琼中飞长兴村一队村民黄世文目前种植了30多亩槟榔。而黄世文却表示,今年槟榔采摘完他就准备开始用五六亩槟榔地来种植咖啡,如果效果好,计划把30亩全部用来种植咖啡。
“我喝咖啡也从海南喝到北京了,我们长兴的咖啡确实好喝,种植这个咖啡我也有信心,最主要的是它还不怕台风,价格稳定,种植咖啡绝不会错。”黄世文自豪地说。
为助推长兴村咖啡产业发展,目前,该县旅游委、团县委在长兴村建立了青年就业创业见实基地,计划利用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项目资金30万元扶持这一产业发展。县农业局从合作社发展资金中,通过项目申报方式,计划扶持25万元,做大合作社咖啡产业。
打造品牌 提升咖啡经济效率
琼中飞瀑山咖啡,具有琼中黎族苗族独特风情,再加上当地人民热情好客、民族文化质朴真诚,因此,琼中飞瀑山咖啡自商标注册成功之后,好评如潮,牛皮纸包装也掩盖不住飞瀑山咖啡豆的香味。
而飞瀑山咖啡之所以能有响亮的品牌,与其优越的自然地理优势是分不开的。琼中县和平镇长兴村,地处于著名的地理区域北纬18度左右,年平均温度23摄氏度,气候温暖,温度适宜。村庄四周群山环抱,形成昼热夜凉的山区气候特征,适合有机物质沉淀。加上年降雨量2400多毫米,海拔250至650米之间,雾气充沛。
而选种的罗布斯塔咖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咖啡品种之一,多生长在热带较冷的高海拔地区,喜欢温暖的气候。纬度、温度、降雨量、海拔,雾气等等一系列的地理环境优势,都表明长兴村是适合罗布斯塔咖啡生长的黄金地带。
“产业链的逐步形成,要求我们必须走中高端的路子,打造品牌,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黄秀武说。有了这个想法,也找准了发展定位,黄秀武便以“飞水有机咖啡、黎品咖啡”理念来全心打造“飞瀑山咖啡”的品牌。
“琼中飞瀑山咖啡奶油香和果香都较为浓厚,喝起来口感浓郁,这是琼中咖啡特有的优势。”今年5月底,在屯昌举办的农博会上,来自澄迈县福山镇的郑先生品尝到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展销的咖啡后得到的评价。
谈到发展前景,黄秀武说,将利用飞水岭的生态环境以及琼中黎族特有的制作方法,将以集中和富有特色的技术体验在咖啡园建立咖啡标准化加工厂房、观光游览区、特色咖啡馆品赏、民族特色农家乐、园区咖啡采摘等,把琼中飞瀑山咖啡打造成特色农产品及海南著名商标之一。
黄秀武:琼中首位黎族高级咖啡师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和平、长征等地区,提起黄秀武,很多群众并不陌生,也就是因为他烘焙、调制咖啡的技能高,成为琼中唯一一位黎族高级咖啡师,同时也是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和平镇长兴村委会党支部委员、文书,成为远近小有名气的人物。
今年36岁的黄秀武,2000年毕业于海南对外贸易学校,2009年入党,2010—2013年到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参加大学生村官班学习,2013年当选长兴村委会支委、文书。
在做好长兴村“两委”工作的同时,黄秀武也没有忘记学习充电,经过不懈努力,目前他已经考取国家高级咖啡师资格认证。
黄秀武凭着一颗热爱咖啡的心,在致富的道路上,不仅自己走得越来越坚实,同时也带领村民在致富的道路,开始走出更为宽敞的路子。
2008年春节,在广东海平洲夏西佳印厂当采购员的黄秀武,在回家乡过年的时候,经常听到村民,甚至家人都在埋怨,辛苦种出来的咖啡,受外来收购商的压价,收入不高。在外从事采购工作的黄秀武心想,与其在外面帮公司搞采购,不如回家乡来收购,提高乡亲的收入。
说干就干,黄秀武利用自己当采购员的经验,工作之余开始钻研咖啡方面的相关信息。
经过一年的市场调研,黄秀武了解到海南咖啡利润空间很大的一组数据,说服了亲戚朋友,支持他的想法。一开始他的资金不足,但在朋友黄辉的合作下顺利创业,开始收购咖啡豆后进行外销。
2008年,黄秀武以12-13元/公斤价格从农民手中收购咖啡谷,这比外来收购商的收购价每公斤要高出1-2元,然后运到万宁兴隆等地去卖。但现实往往比想象的要残酷,一公斤只赚了4-6毛钱,除去交通运输费,根本挣不到什么钱。
回收咖啡干果无利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转手卖干果的同时,黄秀武得知,如果把咖啡谷脱壳加工,2公斤咖啡谷可以加工出1公斤咖啡生豆,而咖啡生豆的价格最低也有25元到30元每公斤,这远远比单单收购干果要挣钱。
勤奋好学、乐于思考的黄秀武很快就掌握了加工咖啡豆的技术,并于2008年开始把咖啡谷加工成咖啡生豆后才销售。2008年,全年收购0.75万公斤的干果,收入8.75万元,比转手卖干果要高出了3万多元。
“海南的咖啡企业一定要走一条品牌化、产业链化的道路。”黄秀武深知,走深加工之路、打特色品牌是创业发展之路。
找出原因,有镇、村领导和群众的支持,是黄秀武选择抱团发展的主要原因。2013年7月,黄秀武和村民们一起成立了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把咖啡从种植到加工成品形成了产业链,并提供中粒种咖啡种苗、有机咖啡园观光、咖啡盆景树、咖啡干果、咖啡豆等产品。
如今,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由最初的5人发展到26人,咖啡种植面积由最初的30多亩发展到680亩,同时注册琼中“飞瀑山”咖啡商标,走合作社发展之路。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2014年,合作社咖啡产销经营收入达到20多万元。
黄秀武介绍,目前合作社已经拿出10亩槟榔地做套种实验,摸索林下套种的方式,扩大咖啡种植面积,如果摸索实验成功的话,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就更宽广了。
“互联网+”让琼中 飞瀑山咖啡香更远
点开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微店,如玛瑙般的咖啡果映入眼帘,仿佛闻到了咖啡的醇香,品到咖啡的清纯,令人垂涎欲滴,让人有一种先睹为快的冲动。
“进入店铺”四个白色字体在红色背景下格外引人注目,点击进入店铺,“琼中咖啡红果单价人民币4.5元/斤”、“琼中精选咖啡生豆(统豆)单价人民币33元/斤”、 “琼中精选15目咖啡生豆单价人民币36元/斤”、 “琼中精选17目咖啡生豆单价人民币40元/斤”……,页面简单明了,价格一目了然。
笔者试着充当了一回买家。买家只需选择交易商品类型、填写收货人姓名、电话、收货地址即可,在3至5天内,买家就可以收到称心如意的商品;买家亦可点击联系卖家按钮,通过添加卖家的微信的方式同卖家在线沟通、议价等,轻松实现在线交易。
互联网+’让我们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从大山深处走向外面的广袤世界,更让互联网品尝到飞瀑山咖啡的香醇。”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秀武在谈到互联网给合作社带来的机遇时说道。
据黄秀武介绍,今年1月份,和平镇长兴村举行仪式,庆祝该村成为全县首个中国电信光纤宽带全覆盖的村庄,让山里的新产品从偏远山村走出更宽广的新天地。
光纤宽带的开通,让长兴村的村民与城里人一样享受到高速宽带网络服务。长兴村是琼中扶贫整村推进村庄,为推动长兴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国电信股份公司琼中分公司投资130万元兴建“长兴村光纤入户”工程。
据了解,长兴村有村民252户,首批有29户申请开通光纤宽带业务。
“我是2014年12月份开通微店的,以前光纤没有开通之前,主要是通过手机流量来随时掌握微店的情况,不仅操作起来麻烦,信号也不稳定,这样白白丢了好多客户和订单。”黄秀武告诉记者。“现在有了光纤,利用WIFI上网,只要在信号覆盖范围内,都可以随时通过手机及时了解咖啡生豆的价格、买家的需求等。”
据了解,目前咖啡生豆的收购价格最低在17.5-21元/斤左右,利用互联网在网上售卖,卖家节约了物流、收购商差价等环节的成本,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利润;卖家把节约的成本通过适当降低价格的方式回馈买家;同时也增加了物流业的就业机会,可谓一举多得。
“我的长处就是咖啡的烘焙、调制咖啡等专业技术;互联网应用是我的短板,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互联网让飞瀑山咖啡香醇飘扬地更悠远,让咖啡成为促农增收的新兴特色产业,是我今后要加强学习的地方。”黄秀武毫不避讳地自揭家“丑”。
现在的长兴村咖啡馆,已经有不少农民以及咖啡合作社成员可以自己磨制出咖啡了,而这些都得益于近几年长兴村咖啡产业的发展。
咖啡让我有了傍身之技
“我对咖啡还是比较有感情的,以前也被称‘咖啡师’,但是没有从业资格证,担心哪一天老板就把我炒掉了,现在有了咖啡师的资格认证,心里踏实多了。”今天下午,笔者通过电话采访了正在保亭“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咖啡厅担任咖啡师的王彩芳。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长兴村地理、气候、湿度等自然条件优越,依托海南万宁兴隆种植咖啡的有利条件,长兴村群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种植咖啡的传统。
王彩芳是长兴村委会2队村民,从小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之下,对从事咖啡职业很是向往。凭借着对咖啡事业的热爱,王彩芳只身一人来到了三亚,并且从事着自己最喜欢的咖啡师职业。
苦于没有正规的渠道学习、培训,王彩芳一直都是“无证”操作,对于热爱这个行业的王彩芳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
今年5月份,该县就业局在具有较好咖啡种植、产销基础的和平镇长兴村,开办琼中首期国家初级咖啡师培训班。来自琼中的吊罗山乡、营根镇、和平镇的69名农民学员在21天的理论、实践学习中,学习世界各地咖啡品鉴、虹吸壶操作训练、冲压壶咖啡制作、咖啡礼仪等知识,参训的学员参加海南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咖啡师),其中55人获得国家初级咖啡师资格认证。
得到消息的王彩芳辞去了三亚的工作,第一个报了名,并在此后的培训学习中认真学习,课后仍缠着老师请教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用心学习换来了可喜的收获,王彩芳顺利通过获得国家初级咖啡师资格认证。在获得国家初级咖啡师资格认证后,王彩芳凭借以前积累的经验关系,不出一个月就到“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黄海清也是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社员,以前喝咖啡最多也就是能品尝出来甜还是不甜的。但如今的他聊起咖啡来却是头头是道,滔滔不绝。他说,通过听咖啡豆爆裂的声音判断出咖啡豆烘焙火候是否到位。
“有了资格证书,合作社如果开办‘咖啡驿站’,我也能出任咖啡师了。”黄海清对记者说。
能人带领 长兴村兴起咖啡热
2008年春节回家过年时,黄秀武听到村民埋怨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咖啡干果收购价格太低。在外从事采购工作的黄秀武心想,与其在外面帮公司搞采购,不如回家乡来收购,提高乡亲的收入。
2008年,黄秀武以12元至13元每公斤向农民收购咖啡干果,比外来客商的价格要高出两三元。
后来,黄秀武考虑,如果把咖啡去壳加工,那么2公斤干果可以加工出1公斤咖啡豆,而咖啡生豆的价格最低也有25元到30元每公斤,这远远比单单收购干果要挣钱。
说干就干,黄秀武立即开始认真学习加工技术,把干果脱壳加工成咖啡豆,运到离长兴村不足20公里远的万宁市兴隆去卖,能获得不少的利润,尝到咖啡初加工带来的甜头。第二年,因为咖啡种植量少,供不应求,他又特地学习了咖啡种植、培植和管理等一系列技术。
2011年底,海南省咖啡行业协会到长兴村调查,认为该村可以发展咖啡产业,可打造成海南黎族苗族咖啡第一村,让少数民族文化融入产业中。“得知咖啡行业专家的评价后,我眼前一亮。”黄秀武说。
自此,黄秀武也抓住机会,开始投入精力发展咖啡初加工产业,经过收购干果,去壳,卖生豆以及烘焙之后卖咖啡豆,长兴村咖啡产业发展逐渐成熟,也形成一定的规模,而这也让长兴村兴起了“飞瀑山咖啡”的品牌顺势而出。
如今,一年从长兴村流到海南市场上的咖啡豆可达6万斤,“飞瀑山咖啡”也被海南热爱咖啡人士的认可并喜爱。
抱团发展 咖啡产业促农增收
产业发展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形成市场,才能带来经济效益,这是黄秀武所认识到的。为了带动村民发展咖啡产业,帮助农民共同致富,2013年7月,黄秀武和村民们成立了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把咖啡从种植到加工成品形成了产业链,并提供种粒培育咖啡种苗、有机咖啡园观光、咖啡盆景树、咖啡干果、咖啡豆等产品。
如今,合作社由最初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26人,农民以土地、劳力等多种方式入股。“之前种植咖啡不到100亩,发展到现在的680亩。”黄秀武介绍。
合作社成立至今,社员们种植规模从5、6亩到100多亩规模不等,合作社的咖啡产量也由最初的年产一两万斤增至现在的年产六万斤左右。
合作社以每斤6.8元的价格收购社员的咖啡豆,而每亩咖啡在丰产期最低可以产400斤,统计显示,种植规模最小的咖啡种植户也能一次收入一万六千多元,同时,种植咖啡投入成本与人工都相对较少,可以大大减轻农民的做工量,农民的富余时间可以从事其他的工种,种植咖啡让很多农民尝到了生活的“香甜”。
“最主要的是,种植咖啡,旱涝保守,每年收入保持稳定,投入劳动力少,可以让农民发展副业。”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理事黄海清说道。
据介绍,目前合作社正在尝试在槟榔地里套种咖啡,让当地农民在不失去传统产业的前提下,也能同时种植咖啡,共同品尝咖啡给大家带来的“香甜”。
“利用槟榔地套种咖啡,这样可扩大咖啡种植面积,现在合作社已经开始实验10多亩,如果效果好的话会引导村民采用这种模式一起种植。”黄海清说。
琼中飞长兴村一队村民黄世文目前种植了30多亩槟榔。而黄世文却表示,今年槟榔采摘完他就准备开始用五六亩槟榔地来种植咖啡,如果效果好,计划把30亩全部用来种植咖啡。
“我喝咖啡也从海南喝到北京了,我们长兴的咖啡确实好喝,种植这个咖啡我也有信心,最主要的是它还不怕台风,价格稳定,种植咖啡绝不会错。”黄世文自豪地说。
为助推长兴村咖啡产业发展,目前,该县旅游委、团县委在长兴村建立了青年就业创业见实基地,计划利用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项目资金30万元扶持这一产业发展。县农业局从合作社发展资金中,通过项目申报方式,计划扶持25万元,做大合作社咖啡产业。
打造品牌 提升咖啡经济效率
琼中飞瀑山咖啡,具有琼中黎族苗族独特风情,再加上当地人民热情好客、民族文化质朴真诚,因此,琼中飞瀑山咖啡自商标注册成功之后,好评如潮,牛皮纸包装也掩盖不住飞瀑山咖啡豆的香味。
而飞瀑山咖啡之所以能有响亮的品牌,与其优越的自然地理优势是分不开的。琼中县和平镇长兴村,地处于著名的地理区域北纬18度左右,年平均温度23摄氏度,气候温暖,温度适宜。村庄四周群山环抱,形成昼热夜凉的山区气候特征,适合有机物质沉淀。加上年降雨量2400多毫米,海拔250至650米之间,雾气充沛。
而选种的罗布斯塔咖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咖啡品种之一,多生长在热带较冷的高海拔地区,喜欢温暖的气候。纬度、温度、降雨量、海拔,雾气等等一系列的地理环境优势,都表明长兴村是适合罗布斯塔咖啡生长的黄金地带。
“产业链的逐步形成,要求我们必须走中高端的路子,打造品牌,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黄秀武说。有了这个想法,也找准了发展定位,黄秀武便以“飞水有机咖啡、黎品咖啡”理念来全心打造“飞瀑山咖啡”的品牌。
“琼中飞瀑山咖啡奶油香和果香都较为浓厚,喝起来口感浓郁,这是琼中咖啡特有的优势。”今年5月底,在屯昌举办的农博会上,来自澄迈县福山镇的郑先生品尝到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展销的咖啡后得到的评价。
谈到发展前景,黄秀武说,将利用飞水岭的生态环境以及琼中黎族特有的制作方法,将以集中和富有特色的技术体验在咖啡园建立咖啡标准化加工厂房、观光游览区、特色咖啡馆品赏、民族特色农家乐、园区咖啡采摘等,把琼中飞瀑山咖啡打造成特色农产品及海南著名商标之一。
黄秀武:琼中首位黎族高级咖啡师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和平、长征等地区,提起黄秀武,很多群众并不陌生,也就是因为他烘焙、调制咖啡的技能高,成为琼中唯一一位黎族高级咖啡师,同时也是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和平镇长兴村委会党支部委员、文书,成为远近小有名气的人物。
今年36岁的黄秀武,2000年毕业于海南对外贸易学校,2009年入党,2010—2013年到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参加大学生村官班学习,2013年当选长兴村委会支委、文书。
在做好长兴村“两委”工作的同时,黄秀武也没有忘记学习充电,经过不懈努力,目前他已经考取国家高级咖啡师资格认证。
黄秀武凭着一颗热爱咖啡的心,在致富的道路上,不仅自己走得越来越坚实,同时也带领村民在致富的道路,开始走出更为宽敞的路子。
2008年春节,在广东海平洲夏西佳印厂当采购员的黄秀武,在回家乡过年的时候,经常听到村民,甚至家人都在埋怨,辛苦种出来的咖啡,受外来收购商的压价,收入不高。在外从事采购工作的黄秀武心想,与其在外面帮公司搞采购,不如回家乡来收购,提高乡亲的收入。
说干就干,黄秀武利用自己当采购员的经验,工作之余开始钻研咖啡方面的相关信息。
经过一年的市场调研,黄秀武了解到海南咖啡利润空间很大的一组数据,说服了亲戚朋友,支持他的想法。一开始他的资金不足,但在朋友黄辉的合作下顺利创业,开始收购咖啡豆后进行外销。
2008年,黄秀武以12-13元/公斤价格从农民手中收购咖啡谷,这比外来收购商的收购价每公斤要高出1-2元,然后运到万宁兴隆等地去卖。但现实往往比想象的要残酷,一公斤只赚了4-6毛钱,除去交通运输费,根本挣不到什么钱。
回收咖啡干果无利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转手卖干果的同时,黄秀武得知,如果把咖啡谷脱壳加工,2公斤咖啡谷可以加工出1公斤咖啡生豆,而咖啡生豆的价格最低也有25元到30元每公斤,这远远比单单收购干果要挣钱。
勤奋好学、乐于思考的黄秀武很快就掌握了加工咖啡豆的技术,并于2008年开始把咖啡谷加工成咖啡生豆后才销售。2008年,全年收购0.75万公斤的干果,收入8.75万元,比转手卖干果要高出了3万多元。
“海南的咖啡企业一定要走一条品牌化、产业链化的道路。”黄秀武深知,走深加工之路、打特色品牌是创业发展之路。
找出原因,有镇、村领导和群众的支持,是黄秀武选择抱团发展的主要原因。2013年7月,黄秀武和村民们一起成立了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把咖啡从种植到加工成品形成了产业链,并提供中粒种咖啡种苗、有机咖啡园观光、咖啡盆景树、咖啡干果、咖啡豆等产品。
如今,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由最初的5人发展到26人,咖啡种植面积由最初的30多亩发展到680亩,同时注册琼中“飞瀑山”咖啡商标,走合作社发展之路。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2014年,合作社咖啡产销经营收入达到20多万元。
黄秀武介绍,目前合作社已经拿出10亩槟榔地做套种实验,摸索林下套种的方式,扩大咖啡种植面积,如果摸索实验成功的话,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就更宽广了。
“互联网+”让琼中 飞瀑山咖啡香更远
点开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微店,如玛瑙般的咖啡果映入眼帘,仿佛闻到了咖啡的醇香,品到咖啡的清纯,令人垂涎欲滴,让人有一种先睹为快的冲动。
“进入店铺”四个白色字体在红色背景下格外引人注目,点击进入店铺,“琼中咖啡红果单价人民币4.5元/斤”、“琼中精选咖啡生豆(统豆)单价人民币33元/斤”、 “琼中精选15目咖啡生豆单价人民币36元/斤”、 “琼中精选17目咖啡生豆单价人民币40元/斤”……,页面简单明了,价格一目了然。
笔者试着充当了一回买家。买家只需选择交易商品类型、填写收货人姓名、电话、收货地址即可,在3至5天内,买家就可以收到称心如意的商品;买家亦可点击联系卖家按钮,通过添加卖家的微信的方式同卖家在线沟通、议价等,轻松实现在线交易。
互联网+’让我们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从大山深处走向外面的广袤世界,更让互联网品尝到飞瀑山咖啡的香醇。”琼中飞水有机咖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秀武在谈到互联网给合作社带来的机遇时说道。
据黄秀武介绍,今年1月份,和平镇长兴村举行仪式,庆祝该村成为全县首个中国电信光纤宽带全覆盖的村庄,让山里的新产品从偏远山村走出更宽广的新天地。
光纤宽带的开通,让长兴村的村民与城里人一样享受到高速宽带网络服务。长兴村是琼中扶贫整村推进村庄,为推动长兴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国电信股份公司琼中分公司投资130万元兴建“长兴村光纤入户”工程。
据了解,长兴村有村民252户,首批有29户申请开通光纤宽带业务。
“我是2014年12月份开通微店的,以前光纤没有开通之前,主要是通过手机流量来随时掌握微店的情况,不仅操作起来麻烦,信号也不稳定,这样白白丢了好多客户和订单。”黄秀武告诉记者。“现在有了光纤,利用WIFI上网,只要在信号覆盖范围内,都可以随时通过手机及时了解咖啡生豆的价格、买家的需求等。”
据了解,目前咖啡生豆的收购价格最低在17.5-21元/斤左右,利用互联网在网上售卖,卖家节约了物流、收购商差价等环节的成本,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利润;卖家把节约的成本通过适当降低价格的方式回馈买家;同时也增加了物流业的就业机会,可谓一举多得。
“我的长处就是咖啡的烘焙、调制咖啡等专业技术;互联网应用是我的短板,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互联网让飞瀑山咖啡香醇飘扬地更悠远,让咖啡成为促农增收的新兴特色产业,是我今后要加强学习的地方。”黄秀武毫不避讳地自揭家“丑”。
标签: 黎族 咖啡 飞瀑
上一篇:传统模式难以为继 实体书店"喝起咖啡"求突围
下一篇:两漫画主题咖啡馆落户马来西亚